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白莲院东轩

标题包含
题白莲院东轩
昔年文酒自为情,身外鸿毛万事轻。 暑醉每怜风引梦,夜归多见月随行。 重寻兰若余芳在,却怪桑门老态生。 点数朋游今有几,拂尘看字泪先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襄(998年-1067年),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蔡襄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沉浸在文字和酒中寻找真情,对世间琐事都不屑一顾。 夏日沉醉时总希望有微风帮我入梦,夜晚归来时常有明月相伴。 故地重游,兰若的香气仍在,却已难觅僧人的身影。 数一数昔日的朋友还有多少在身边,拭去尘埃,看到文字便泪眼模糊。
去完善
释义
1. 文酒:指以诗赋和酒共娱的聚会。 2. 鸿毛:大雁的羽毛,这里指轻微的事物。 3. 兰若:佛寺的美称。 4. 桑门:泛指僧人。 5. 拂尘:掸去尘土,这里指擦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白莲院东轩》,描绘了诗人在白莲院东轩所见的景象和引发的感慨。诗中提到了当年文人饮酒赋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身外鸿毛万事轻”则反映出诗人对世间琐事的态度,认为这些都不如诗词歌赋来得重要。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诗人醉心于文学创作的心境,如醉后的梦境、夜晚归途中月亮的陪伴等。 在诗歌后半部分,诗人重访了曾经流连的兰若之地,发现寺庙已经发生了改变,昔日的芳华已不再。这里,诗人以“桑门老态生”表达了岁月流转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的留恋。紧接着,诗人感叹昔日的好友如今所剩无几,这一方面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伤,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一句“拂尘看字泪先横”更是突显了诗人面对往事时的悲痛情感,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白莲院东轩》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蔡襄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当时,蔡襄年仅二十出头,正在朝廷任职,但由于朝政腐败、党争激烈,他对自己的仕途感到忧虑。在闲暇之余,他常常到白莲院附近的东轩游览,欣赏那里的美景,并在那里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包括这首《题白莲院东轩》。 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的阶段。朝中的士大夫们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结成了不同的党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蔡襄虽然年轻,但在政治上有着很高的抱负和理想,他希望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以改善民生。然而,他在朝廷上并未受到重用,反而受到了一些权臣的排挤。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失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蔡襄在《题白莲院东轩》一诗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他通过对白莲院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静、纯洁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希望政府能够关注民生,改革政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这首诗既反映了蔡襄个人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也反映出北宋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现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