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占
白鹤一去断消息,白鹤岭高高无极。
仙人望汝久不归,珠花撩乱瑶海碧。
当时同伴有飞鸾,雪浪掀天翻彩翼。
世间千岁会重来,过眼不须寻鸟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鹳一去再无音信,白鹳岭高耸入云。
仙人们在盼望你们久久不归,珍珠般的花朵在瑶池边盛开如碧。
那时你们的同伴还有飞翔的凤凰,它们在浪花中翻滚着五彩斑斓的翅膀。
人间千年之后,你们定会再度重逢,转眼间便无需寻找过去的痕迹。
去完善
释义
1. 白鹤:比喻品质高洁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邓肃的友人;
2. 白鹤岭:地名,位于江西省赣县境内的贡水上游;
3. 仙人:此处指代神秘的高人或者隐士;
4. 珠花:即珍珠般的鲜花;
5. 瑶海碧:形容美好的景色;
6. 雪浪掀天:意思是浪花如同积雪一般铺满水面;
7. 彩翼:彩色的翅膀;
8. 世间千岁会重来:表示朋友会在未来再次相见;
9. 过眼不须寻鸟迹:意味着世事如烟,不必过分在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白鹤岭为题,诗人通过描绘白鹤与凤凰的传说来表达了远离世俗、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感。诗歌的首句“白鹤一去断消息”,写出了诗人在寻找失传的消息,此处的白鹤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知识和真理的传播。接下来的诗句“白鹤岭高高无极”,突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辽远与辽阔。然后,诗人又以“仙人望汝久不归”和“珠花撩乱瑶海碧”来暗示身处尘世之中,人们受到种种束缚,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沉论,他紧接着写出“当时同伴有飞鸾,雪浪掀天翻彩翼”,指出在理想的世界中,还有许多同伴同行,共同追求自由。最后两句“世间千岁会重来,过眼不须寻鸟迹”,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永恒的信念和对世事纷扰的超然态度。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邓肃的《口占》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即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的时期。邓肃本人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际遇,他曾担任国子监祭酒,后因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但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在创作《口占》时,邓肃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在这种背景下,他以口占的形式写下了这首抒发自己心情的诗篇。诗中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在诗的最后两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得到了更为深刻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