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
我闻张微子,仰天能服雾。
又闻填海神,挥鞭石欲骛。
二子呼不来,登山自纠屦。
雷鼓速云阵,忽忽千岩布。
谁云九万隔高穹,玉女笑眼逼人红。
银浦遂倾瓜蔓水,雪浪欲浮天梁宫。
孤孙得糟时哺翁,泛泛浮家烟浪中。
竞呼力士来西域,临江吹缩十丈龙。
那知夏雨逢甲子,身如猪鸭不须鄙。
赤松作此岂无谋,门生主兵渠主水。
长江正欲截苻坚,夜亡智伯水如天。
此功朝成暮可霁,便当对月饮青田。
一雨从今十日约,要赓丰年入弦索。
凭君唤取阿戎俱,笑上天门同软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听闻张微子,仰望天空能够抵御雾气。
又听说填海的神明,挥舞鞭子让石头奔跑。
这两个贤者无法请来,我独自登山整理鞋子。
雷鼓敲击迅速布满云层,恍恍惚惚间覆盖了千座山峰。
谁说九天与高空相隔遥远,那如同玉女的眼神熠熠生辉。
银河倾斜犹如瓜蔓流水,雪浪翻滚似乎要漂浮到天宫。
孤独的小孙子得到酒糟喂养老人,在水波荡漾的烟浪中漂泊。
呼声雷动召集大力士来到西域,在江边吹走十丈长的巨龙。
没想到夏天的雨水遇到了甲子年,身躯如同猪鸭却不必自我鄙视。
赤松在这时候难道没有计策吗?他的弟子掌管兵马而另一位掌管水势。
长江将要截断苻坚的队伍,夜晚逃亡的智伯面临的水势如同天幕。
这场战役早上开始晚上就能结束,月色下青田的酒杯已经备好。
这场雨后我们将有约十天,编曲丰收年、弦音飘渺。
请您叫上阿戎一起来,我们笑着登上天门一起休息。
去完善
释义
1. "张微子":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张仪,字余,号为成和子,神游天外学道的仙人。此处表示像张微子一样有能力、有智慧的贤人。
2. "填海神":即传说中的海龙王的传说,形象为一只龙龟,具有翻江倒海的力量。这里暗指作者渴求贤人辅佐、治理国家的愿景。
3. "登山自纠屦":"纠屦"意为提着鞋上山,这里表达作者渴望遇到贤能之士的心情。
4. "九万":形容极高的天空。
5. "玉女":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妹妹,居住在瑶池。
6. "银浦":银河的意思。
7. "瓜蔓水":水势汹涌,犹如瓜藤蔓延。
8. "天梁宫":古代神话中的天宫之一,此处的描述寓意着国家政务纷繁复杂。
9. "孤孙得糟时哺翁":这句诗描绘出渔民一家生活困苦,以糟鱼维持生计的景象。
10. "力士":意指勇士或武艺高强的人。
11. "西域":中国古代对西方地理区域的泛指,包括今天的新疆、中亚等地。
12. "夏雨逢甲子":这里"甲子"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特定组合,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同时"夏雨"借指大自然的变化莫测,表明世事无常。
13. "赤松":指传说中的神仙赤松子。
14. "门生主兵":指将领部署兵力的事宜。
15. "渠主水":"渠"指主要的事物或人物;"主水"意味着掌握水利方面的事务。
16. "长江正欲截苻坚":用古战例来说明地势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17. "智伯水":源自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智氏领袖智伯的故事。智伯利用水源攻打赵襄子,却因赵襄子截断水源而被击败。
18. "一雨从今十日约":"一雨"指的是诗中提到的那场大雨,而"十日约"则是一种比喻,暗示这场雨带来的丰收景象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19. "青田":一种美酒,用以表达诗人期待美好时光的愿望。
20. "阿戎":指周朝的周公旦,曾辅佐周成王,这里用以赞美贤者的智慧与才能。
去完善
赏析
《再次韵》是南宋诗人邓肃的一首描绘大雨景象的诗。全诗气势磅礴,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的想象。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张微子和填海神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奇。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于及时雨的喜悦和对未来丰收的期盼。这首诗不仅展示出邓肃深厚的文学功底,也透露出他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次韵》是南宋诗人邓肃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2年)。
在这段时间里,邓肃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政权更迭的历史时期。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然而北方领土仍被金国占据,中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身为爱国诗人的邓肃,面对这一社会现实,深感忧虑和痛心。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命运,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
与此同时,宋高宗时期文学发展较为繁荣,诗歌创作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邓肃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在这首《再次韵》中,邓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也反映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