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单棹横疏雨,江滩秋泊时。
花留身住越,月递梦还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舟荡漾在稀疏的雨水中,秋季我在江边停泊。
花儿挽留我留在越地,月亮寄托我梦回长安。
去完善
释义
1. 棹:船桨,这里代指船。
2. 疏雨:稀疏的雨点。
3. 江滩:江边的水滩。
4. 秋泊时:秋天停泊的时候。
5. 留身:让身影停留。
6. 越:古代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中国浙江省一带。
7. 月递:月亮传递。
8. 梦还秦:梦里回到秦国。
去完善
赏析
《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江景图,通过对人物、景物和场景的精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思念的情怀。
诗的开头“单棹横疏雨”描述了诗人独自划着船在稀疏的小雨中行进。这里的“单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寥,同时也衬托出环境的空旷与宁静。而“疏雨”则通过营造一种朦胧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更加诗意盎然。
接下来,“江滩秋泊时”一句揭示了这是秋天时节,江水上涨,诗人在江边停泊小憩。在这里,“秋泊时”不仅点明了季节,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从而引出了下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后两句“花留身住越,月递梦还秦”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借景抒情,以花比喻自己滞留他乡,用月传递归乡的梦境。这里,“越”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疆域,泛指江南地区;而“秦”则指秦国,即后来的秦朝,代指北方中原地区。诗人通过这两个地理概念,表达了自己身处江南却心系故乡的真挚情感。同时,“递梦还秦”也暗示了诗人虽然漂泊在外,但始终不忘故土,这份深厚的乡愁令人动容。
总的来说,《句》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成功地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佳作,更是一曲触动人心的思乡之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是唐代诗人薛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暮年独居的孤独和对往事的回忆。在诗人的笔下,他仿佛看到了昔日的繁华和朋友的欢笑,但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剩下自己在孤独的夜晚中沉思。
薛莹出生于唐玄宗时期(712-756年),他的父亲薛讷是唐朝的名将。然而,薛莹并没有选择从军,而是选择了文学的道路。他在年轻时就已经展示出了过人的才华,但在官场上的道路并不顺畅。薛莹曾担任过左补阙、左拾遗等职务,但由于正直敢言,多次受到贬谪。
在唐代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问题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有良知的文人志士都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改变现状。薛莹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希望能为国家和百姓作出贡献。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如人意,薛莹的一生都在曲折的政治斗争中度过。
这首《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人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过去的追忆。在诗人的眼中,昔日的朋友和欢乐都已远去,只剩下自己在这漫长的夜晚中独自沉思。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使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