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简长师陪黄史君归浙右

标题包含
送简长师陪黄史君归浙右
相送随旌旆,离情亦万端。 霜洲枫落尽,水馆月生寒。 接话尝茶徧,联诗坐漏残。 归期在岩屋,郡邸想留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相伴着飘扬的旗帜挥手告别,离别之情千头万绪。 寒冷的霜降在洲头,枫叶渐渐凋落,月影倒映在水边的房屋中,更增清寒。 我们在茶叙中互相交谈,共享诗歌带来的欢乐,不觉间时光流逝,夜已渐深。 你盼望回到山中的小屋去,但在郡城客舍却恐怕难以如愿以偿。
去完善
释义
1. 旌旆: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这里指黄史君的仪仗队。 2. 霜洲:覆盖着霜的陆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与简长师送别的地方。 3. 水馆:临水的宾馆或驿站。 4. 坐漏残:坐等时间流逝,形容时间长。漏,中国古代的计时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尚能(154-1628)写给简长师的赠别诗。全诗以抒发离别之情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表达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 首联“相送随旌旆,离情亦万端”开门见山,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悲伤心情。诗人用“万端”来形容离愁之深重,体现了双方友谊的深厚。 颔联“霜洲枫落尽,水馆月生寒”,诗人以冷色调的景物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寒冷的气氛。“霜洲”、“枫落尽”表现出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是送别场景的真实写照。这一联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别离时的心情。 颈联“接话尝茶徧,联诗坐漏残”,则描绘了诗人和友人临别前的时光。他们一起品茗闲谈,用诗歌表达他们的惜别之情,表现了朋友间的精神共鸣。 尾联“归期在岩屋,郡邸想留难”。虽然简长师要离开这里回到浙江,但诗人想象着他离去后会留下的痛苦。这个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挂念,又再次强调了他们的深厚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简长师陪黄史君归浙右》,是由释尚能所作,诗中的“简长师”是指僧人简长,而“黄史君”则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官员。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释尚能是南宋诗人,他的活动时间大致在1165年至1224年之间,属于宋朝晚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常常用诗词歌赋来表达他们对于世事的感悟和看法,从而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精神。 其次,我们要了解释尚能在这个时间段内的人生际遇。释尚能,号牧溪野逸,俗姓李,四川人,他因避战乱而出家为僧。他擅长绘画,特别是山水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他在世俗社会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誉,这使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最后,我们还要了解一下与释尚能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在他生活的时期,南宋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状态。一方面,由于金国等外族的不断入侵,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国内矛盾也日益加剧,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政治腐败严重。这种时代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无疑给释尚能带来了深刻的感触,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综上所述,释尚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送别友人、感慨世事无常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南宋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痛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