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本如上人归四明

标题包含
送本如上人归四明
随缘离旧隐,秋后却思归。 古寺山光满,重城海气围。 道孤愁作客,年长重忘机。 此去何人见,云根掩竹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意离开旧的隐居之地,秋天后又想回到故乡。 古寺周围的风景美不胜收,城市里海洋的气息环绕。 独自一人感到孤独和忧愁,年纪越大越能放下烦恼。 这次离开后谁还能见到我呢,云雾环绕着竹林的门户。
去完善
释义
1. 四明:现指浙江省宁波市。古有四明山,以“四周光明”得名。在唐代称为东四明。 2. 释尚能:唐朝的一位诗人,原名王之涣,字季陵,曾官益州大都督府参军。他的诗歌慷慨激昂,多表现忧虑时局、关切民生之情。 3. 随缘:顺应自然法则,不必强求。 4. 旧隐:原指过去隐居的地方,这里指尚能旧日的修行处所。 5. 重城:重重城墙,形容城市规模较大。 6. 海气:海滨的空气或水气。 7. 道孤:孤独的旅者。 8. 忘机:忘掉世俗的纷争,过上平静的生活。 9. 何人见:指的是此次离开后还有谁能够看到我。 10. 云根:古人认为云由山岩生出,因此常用来代指深山。 11. 掩竹扉:关闭竹制的门。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送本如上人归四明”为题,描绘了僧人本如离开故地、回归四明的情景。首联表达本如顺其自然地离开旧居,在秋天的尾声中渴望回家的心情;颔联通过描述古寺周围的山光景色和繁华城市的海洋气息,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颈联则表达了本如作为僧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漂泊之感,同时强调了他心态平和、与世无争的品质;尾联则以寓意的方式暗示本如回到故乡后将过上平静的生活,陪伴他的只有云雾缭绕的山谷和竹林间的门扉。整首诗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和对信仰的坚守,以及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本如上人归四明》,是宋代诗人释尚能在送别好友本如上人的场景中创作出来的。该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时期,大致在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 释尚能作为一位僧人,与大多数文人墨客一样,经常受到朝廷招揽或排挤。在他所处的时代,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文人僧侣的交往非常密切。然而,随着北方战乱的加剧,北宋朝廷逐渐陷入危机,最终导致南宋的建立。在这段时间里,释尚能可能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以诗歌为寄托,抒发内心的情感。 本如上人作为释尚能的好友,他们在寺院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本如决定回到故乡四明时,释尚能感到惋惜和不舍,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离别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