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行

标题包含
江行
渺然寒水上,四望尽无涯。 沙迹迎潮没,天形接海垂。 坏衣汀霭湿,疏磬苇风吹。 今夜犹船宿,还应与月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一人泛舟在寒冷的湖面上,四面望去是无边无际的水域。 海浪拍打着岸边的小沙痕渐渐消失在水中,天空与海洋交汇在一起。 衣服被湿润的水汽打湿,稀疏的钟声伴随着湖边的风吹来。 今晚我依旧要在船上过夜,也许还能和月亮有个约定呢。
去完善
释义
《江行》:本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上行舟时所见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渺然:指水势浩渺的样子。 2. 四望:四处张望。 3. 无涯:没有边际。 4. 沙迹:沙滩上的痕迹。 5. 潮没:潮水淹没了沙滩。 6. 天形:天空的形状。 7. 接海垂:与海水相接。 8. 坏衣:破旧的衣服。 9. 汀霭:水岸边的雾气。 10. 疏磬:稀疏的钟声。 11. 苇风:吹过芦苇的风。 12. 船宿:船上住宿。 13. 月期:与月亮相约。
去完善
赏析
《江行》是南宋诗人释尚能所作的一首描绘江上风光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宁静致远的心境,将江行的所见所闻呈现出来,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水乡图景。 “渺然寒水上,四望尽无涯。”两句描述了江面的浩渺与辽阔,带给读者一种空灵、寂寥的感觉。其中,“寒水”一词象征着江水冰冷的特点,也为全诗营造出一种冷峻的氛围。 “沙迹迎潮没,天形接海垂。”两句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色。沙迹在潮水的冲刷下消失,天空与海水相接,给人一种天地交融的观感。这体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以及宇宙的浩瀚无垠。 “坏衣汀霭湿,疏磬苇风吹。”这两句描绘了江边的生灵活动。穿着破旧衣服的人们行走在湿润的沙滩上,稀疏的钟声从芦苇丛中传来。这些景象展示了江边居民的生活情景,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丝生机。 “今夜犹船宿,还应与月期。”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江上行船的情景。他选择在船上过夜,期待着与明月共度美好时光。这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使整首诗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总之,《江行》通过描绘江上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尚能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敬意。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行》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释尚能所创作的。这首诗以“西江波上接帆风,夜泊石楼月色中”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景,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创作的时间大约在公元8世纪,正值盛唐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他们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文化艺术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们开始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们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释尚能作为一位著名的僧人诗人,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游历过许多地方。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在这首《江行》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上行船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留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