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二首
丁当玉佩三更雨,平帖金闺一觉云。
明日薄情何处去,风流春水不知君。
霞衣重叠红蝉暖,云髻葱笼紫凤寒。
天上少年分散后,一条烟水若为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叮咚玉石响彻三更夜雨声,安静地贴在金色的闺房中一片云朵般安宁的梦。
明天这种淡薄的情感该何去何从呢,春风沉醉于碧波荡漾的水面却并不了解你的情感。
红色的衣物层层叠叠如同温暖的红蝉,而那高耸的头发如同一只寒意的紫凤凰。
天空上的少年们分散之后,这如烟的流水又能怎么看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丁当: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
2. 玉佩:玉石制作的饰品。
3. 平帖:贴平,贴在平面上。
4. 金闺:指贵族或富贵人家的内室。
5. 薄情:指无情的人或事物。
6. 风流:在诗中可表示风景和光彩。
7. 春水:春天的河水。
8. 霞衣:彩霞般的衣物。
9. 红蝉:红色的蝉翼,这里比喻轻纱罗裙。
10. 云髻:高高的发髻。
11. 葱笼:青翠茂盛的样子。
12. 紫凤:紫色的凤凰,这里比喻发髻上的装饰物。
13. 天上:天边的意思。
14. 少年:年轻的男子。
15. 烟水:烟雨蒙蒙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以“偶作”为题,表达了诗人高蟾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美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在首联中,诗人以“丁当玉佩三更雨,平帖金闺一觉云”描述了夜深人静时的美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颔联则以“明日薄情何处去,风流春水不知君”暗示了人生的离别和无奈,传达出诗人对世事的无常之感。颈联则通过对“霞衣重叠红蝉暖,云髻葱笼紫凤寒”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审美情趣。尾联则以“天上少年分散后,一条烟水若为看”收尾,表达出诗人对昔日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作二首》是唐代诗人高蟾于晚唐时期创作的组诗。这组诗共两首,以抒写内心孤独、壮志难酬的情怀为主。下面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在晚唐时期,社会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民生疾苦,这种时代背景对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个时期,高蟾作为一位怀才不遇的文人,因生活困顿而不得不屈就科举功名。然而,他内心始终向往着恬淡闲适的生活和理想的政治境界。这使他创作出了许多抒发感慨的作品,如这两首诗。
其次,高蟾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曲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理想的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感到失望,对自身命运产生怀疑。在这两首诗中,他以“晓窗分灯”和“闭门听雨”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表现出他渴望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