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在沧江边缓缓落下,我将船停靠下来向当地人询问这里的乡土风情。
这里紧邻巴子国都,皇宫台已经沉入地下。虽然这里是偏远的地方,但仍然是周朝疆域的一部分;而那深山的传说,仍在传颂大禹的功德。
峭壁犹如断开的一幅画,河道险峻且碧绿清澈。云间的古木宛如仙境,归来的帆船出没在雾气之中。
前行的路途还无比漫长,而我独自在此的思绪何时才能停止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白帝城怀古》:陈子昂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描绘白帝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抒发怀古之情。
2.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太阳即将落山,长江水滚滚东流;停下船桨,向当地人打听风土人情。
3. 巴子国:古代位于今四川地区的国家,这里指代四川一带。
4. 台没汉王宫:汉王宫的遗址已被淹没,这里指汉代的白帝城。
5.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边远之地仍是周朝的领土,深山之中还有大禹治水时的丰功伟业。
6.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峭壁陡峭,如同断裂一般,地势险要,碧水畅通无阻。
7.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古老的树木生长在云端,回家的船只从雾气中驶出。
8.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旅途漫漫,无尽头,游子心中思绪万千,无法释怀。

去完善
赏析
《白帝城怀古》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停靠白帝城时的所见所思。诗人首先以“日落”和“停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怀古之情做了铺垫。接着,诗人在第四句转向历史回顾,提到这里的过往——“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暗示了此地曾经的繁荣与辉煌。然而如今,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剩下那矗立的青山,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在第六句至第八句中,诗人又用“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展现了对古人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感慨。这里的山川河流仿佛都在诉说着那些古老的传说,让人不禁想起那个遥远的时代。而第九句至第十二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人们的思绪从历史的尘埃中拉回现实。此时,暮色渐浓,云雾缭绕,远处的归帆在朦胧之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
最后,诗人以“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收尾,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在这条漫长的旅途中,诗人或许会有无尽的思念和感慨,但他依然坚定地前行,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未来。这首诗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自然的赞美,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帝城怀古》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公元679年创作的。这一年对于陈子昂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早些时候,他被任命为朝廷的官员,但由于正直直言,受到了排挤和诽谤。这使得他对自己的政治前途感到迷茫,也让他对唐朝的兴衰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武则天统治的时期。虽然武则天的统治带来了一定的繁荣,但她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政敌的残酷手段也让许多正直之士感到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子昂选择了远离朝廷,来到四川的白帝城,寻找内心的宁静。
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的西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曾经是中国古代巴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刘备、诸葛亮等三国英雄争霸之地。在这里,陈子昂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也对古代的贤能之士充满了敬仰之情。
因此,陈子昂在这首《白帝城怀古》中,以感慨万千的心情描绘了白帝城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他希望人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共同关注国家的命运,为唐朝的繁荣做出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