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 水阁
形制似方桥,岛岸相连属。
春和逗凉飔,昼影浮浄绿。
佳人罗袜轻,花时相步续。
澄澜忽生晕,下有双凫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桥形状四方,连接着岛屿和岸边。
春天温和的阳光伴着凉风,白天阳光照耀在绿色的水面上。
美人轻盈地踩着丝袜走过,鲜花盛开时节,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
清澈的湖面突然泛起一片波光粼粼,原来是下面一对野鸭在水中嬉戏沐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和章质夫:章质夫是古代的一位官员,这里的“和”是指诗人应章质夫的请求而创作这首诗。
2. 成都:古时候的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3. 运司:官职名,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的职务。
4. 园亭:指章质夫家的花园和亭子。
5. 水阁:在水中或水边的建筑物,这里指的是章质夫家的水阁。
6. 形制似方桥:水阁的形状类似于方形的桥。
7. 岛岸相连属:岛和岸边相互连接在一起。
8. 春和逗凉飔:春天的和煦阳光与微凉的微风交相辉映。
9. 昼影浮浄绿:白天的阳光在水面上映出碧绿的光影。
10. 佳人罗袜轻:美丽的女子轻轻地穿着袜子。
11. 花时相步续:在花开的季节,相互陪伴着散步。
12. 澄澜忽生晕:平静的水面突然泛起涟漪。
13. 双凫浴:两只鸭子在洗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水阁的美景。首联以“形制似方桥,岛岸相连属”起笔,通过描述水阁的形态,展现了其独特的设计风格。接下来,“春和逗凉飔,昼影浮浄绿”两句,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而在“佳人罗袜轻,花时相步续”中,诗人又以佳人与花的形象,赋予了这个画面生动的色彩。最后,“澄澜忽生晕,下有双凫浴”则给读者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寓意着人生如梦,在不经意间就达到了美好的境地。整首诗从结构到意境,都给人一种轻盈、悠然的感觉,令人流连忘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 水阁》是南宋词人吴师孟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未详。这一时期,正值南宋开国初年,北方领土丧失,朝廷偏安江南一隅,但由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得以繁荣发展,尤其是文人墨客的诗文创作尤为活跃。
诗人吴师孟(约1140-约1210),字正言,号兰皋,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著名学者和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早年就表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深受朝廷的重视。然而,在晚年却遭遇政坛失意,远离权力中心。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投身文化事业,广交文友,寄情山水,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
本诗描绘了当时成都运司园亭的美景,以抒发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水阁的赞美,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对宁静生活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美丽风光的无比热爱。尽管诗人晚年仕途受挫,但他仍然保持了乐观的心态和高雅的情操,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园林诗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