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索处士
不将桂子种诸天,长得寻君水石边。
玄豹夜寒和雾隐,骊龙春暖抱珠眠。
山中宰相陶弘景,洞里真人葛稚川。
一度相思一惆怅,水寒烟澹落花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把桂树种在天上,只能在水石边寻找你。
黑色的豹子在寒冷的夜晚和雾气一起隐藏,金色的龙在温暖的春天怀抱宝珠睡眠。
山中的宰相陶弘景,洞里的仙人葛稚川。
每一次思念都伴随着惆怅,水寒冷烟稀薄就在落花之前。
去完善
释义
1. 诸天:佛教用语,指众多天神。这里泛指天空或天地间。
2. 玄豹:黑色的豹子。这里比喻高洁的隐者。
3. 骊龙:黑龙。这里比喻隐者具有宝藏般的智慧。
4.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医药学家,谥贞白先生。曾隐居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世称华阳真人。
5. 葛稚川: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因在罗浮山炼丹修仙,世称葛洪,亦作葛稚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人以“赠索处士”为题,表达对隐居者的赞美与向往。首先,诗人描述了“不将桂子种诸天”的形象,即不愿追求世俗功名,宁愿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安宁。接着,诗人通过“玄豹夜寒和雾隐,骊龙春暖抱珠眠”来展现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在此,“玄豹”和“骊龙”分别代表了自然的生机和力量,同时也寓意着隐者的智慧和高尚品质。此外,诗人还提及了两位著名的隐者:陶弘景和葛稚川,以此来表达对他们境界的敬仰之情。最后,诗人通过“一度相思一惆怅,水寒烟澹落花前”传达了面对如此美好的隐居生活而产生的淡淡哀愁,使全诗呈现出一种浓厚的诗意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索处士》是唐代诗人谭用之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朝晚期,约公元9世纪下半叶。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上出现了宦官专权、牛李党争等复杂现象,经济上则受到黄巢起义等战乱的影响,民生疾苦严重。
谭用之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在长安和洛阳等地游学求仕,然而时运不济,屡次科考未中,遂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他在诗中表达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写个人情志,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