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崇徽公主意
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阳帝岂闻。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钗掉落,头发散乱如云,自从和朝阳皇帝分离之后,就没有他的消息了。只希望我能为国家的安定贡献一份力量,却不知在哪里才能发挥将军的作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钗:古代妇女头饰,此指代崇徽公主;
2. 朝阳:指唐朝的皇帝,这里可能指的是唐玄宗或唐德宗;
3. 帝:指皇帝;
4. 妾:女性自称,这里是崇徽公主对自己的谦称;
5. 安社稷:安定国家,指公主远嫁他国以维护国家的安宁;
6. 何处用将军:疑问句,反问皇帝哪里还需要用得着将军去征战,表达了崇徽公主对皇帝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代崇徽公主意诗词,诗中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情感和场景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公主离别故乡、远嫁异国的内心情感。
“金钗坠地鬓堆云”描述了公主离别时的情景:金钗落地,头发散乱,表达了她的不舍与悲伤。“自别朝阳帝岂闻”则进一步表现了公主对故乡的留恋,以及对远在朝阳的皇帝的思念之情。
“遣妾一身安社稷”表达了公主深明大义,为了国家的安宁而甘愿远离故土,远赴他国和亲的决心。然而,“不知何处用将军”却又流露出公主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朝廷重用将军抵抗外侮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代崇徽公主意》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李山甫创作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世纪,即唐朝晚期。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经历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等社会动荡。在诗歌创作上,这个时期的诗人们倾向于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而李山甫正是其中一位表现出浓厚社会责任感的诗人。
这位名为崇徽的公主,其命运和家族遭受了时代的磨难。她离开故土,被迫和亲远嫁北方边境。这是一次为了国家安宁的牺牲,体现了皇室贵族的责任担当。李山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崇徽公主离家别亲、和亲远嫁命运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宁。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朝晚期正值边疆战乱频繁的时期。崇徽公主所处的年代,正是北方的回鹘部族成为唐朝的重要政治伙伴,双方保持着较为密切的政治联系。和亲政策作为一种维持国家间和平的手段,在这时得到了广泛运用。这首诗歌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彰显了诗人在那个特殊时期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