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龙吟·春恨

标题包含
水龙吟·春恨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陈亮"的详细信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有众多人物的名字都叫“陈亮”,比如南宋的陈亮、明朝的陈亮等等。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这个陈亮...查看更多
琰琰喵
去完善

译文
在繁华花丛深处的楼阁里,轻轻卷起的画帘随着春风摆动。春天已经回到绿色的田野,草地上的草鲜嫩而柔软,垂柳的叶子呈现金黄的色彩。春天的阳光促使花儿生长,天空中飘着淡淡的云朵,偶尔还会有一些微凉的气温。可惜这美好的景色,游人并未欣赏,都只能留给黄莺和燕子去享受。 孤独地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故乡,南边的楼顶上飞来一只归雁。想当年,我们曾用金钗来玩斗草游戏,用青丝勒住宝马,那时候的风流时光就像浮云一样消散无踪。如今,我戴着罗带的手帕上还留有你的香气,绿色的丝巾上还印着我含泪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怨。正当我神伤时,又是那淡淡的烟雾,明亮的月光,伴随着杜鹃鸟的叫声。
琰琰喵
去完善
释义
1. 闹花:指繁盛的花朵。 2. 东风软:指春风柔和。 3. 春归:春天到来。 4. 翠陌:绿色的田野小路。 5. 平莎茸嫩:平坦的草地嫩绿柔软。 6. 垂杨金浅:低垂的柳枝色泽浅黄。 7. 迟日催花:春天白天变长,促使花朵盛开。 8. 淡云阁雨:天空中飘着淡淡的云,阻挡了雨水。 9. 轻寒轻暖:微凉和温暖的感觉交织。 10. 芳菲世界:繁花似锦的世界。 11. 莺和燕:黄莺和燕子。 12. 寂寞凭高念远:孤独地登高望远。 13. 南楼:南方的高楼。 14. 一声归雁:一只大雁的叫声。 15. 金钗斗草:古代女子比赛挖野菜的游戏。 16. 青丝勒马:用青色丝绳系紧马鞍。 17. 风流云散:形容曾经的热闹欢乐消失无踪。 18. 罗绶分香:分开丝绸带子上的香气。 19. 翠绡封泪:用绿色绸巾擦拭泪水。 20. 销魂:因极度悲伤而失去控制。 21. 疏烟淡月:稀疏的烟雾和暗淡的月光。 22. 子规声断:杜鹃鸟的悲鸣声突然停止。
琰琰喵
去完善
赏析
《水龙吟·春恨》是南宋词人陈亮所作,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象开篇,描绘了鲜花盛开、春风拂面的美好景致。然而,词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美丽的春光中,而是触景生情,生发出一种难以言状的惆怅之感。他感叹春光的短暂,游人未能欣赏这美好的景致,只能任凭莺燕戏耍,正如词中所写:“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接下来的部分,词人以孤独的高楼为背景,抒发自己登高望远、怀乡的愁绪。他想起了昔日的欢乐时光,那时他和朋友们一起踏青赏花、骑马寻欢,而今却已物是人非,只剩下回忆中的欢声笑语。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词人的思念之情愈发沉重。在词的最后,作者以暮霭沉沉的景色收尾,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寂寥的氛围,衬托出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愁别绪。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琰琰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春恨》是南宋词人陈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6年,即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当时南宋与金国议和,而北方国土尚未收复,陈亮忧国忧民,感慨万分。 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富有才情的文人。他曾多次上疏献策,希望朝廷能够奋发图强,恢复中原,但始终未获采纳。因此,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的社会政治环境非常复杂。一方面,南宋朝廷在秦桧等主和派大臣的操纵下,对金国采取屈辱求和的政策,这使得南宋的国力日益衰弱;另一方面,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战乱、赋税之苦。陈亮在这样的环境下,深感自己无法实现恢复中原的理想,故而发出了“春恨”的感叹。
琰琰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