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独凭江槛思悠悠。斜日堕林邱。鸳鸯属玉飞处,急桨荡轻舟。
红蓼岸,白苹洲。夜来秋。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歌断还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倚靠在江边,思绪万千。
夕阳渐渐落入群山之中。
看那成双成对的鸟儿在空中飞舞,小船急速划过,荡起轻舟。
岸边红色的花儿摇曳生姿,白色的沙滩点缀着绿洲。
夜幕降临,秋意正浓。
夜晚听到几声渔夫的歌声,一曲优美的水仙之歌,歌声结束却仍然带着忧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独凭江槛思悠悠:凭,倚靠;江槛,临江的亭台或楼台。思悠悠,思绪悠长。
2. 斜日堕林邱:斜日,太阳即将落山之时;堕,下落;林邱,树林和高地。
3. 鸳鸯属玉飞处:鸳鸯,一种水鸟,常比喻恩爱情侣;属玉,传说中美妙的鸟声,这里可能指鸳鸯的叫声。
4. 急桨荡轻舟:急桨,迅速划动的船桨;荡,用桨击水推动船只前进;轻舟,轻便的小船。
5. 红蓼岸,白苹洲:红蓼,一种草本植物,花红色;白苹,一种水生植物,果实白色。
6. 夜来秋:夜晚的凉意。
7. 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数声,几声;渔父,捕鱼的人;一曲,一首歌曲;水仙,水边的仙子,这里可能指歌声美妙如同仙子。

去完善
赏析
《诉衷情》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的词。诗人以“独凭江槛思悠悠”开篇,表达了独自倚靠江边栏杆时的思绪万千。斜阳洒在树林和山丘上,形成一幅宁静的画卷。此时,一对鸳鸯翩翩起舞,驾船的人迅速划动船桨,激起水面波光粼粼。红蓼和白苹这两种水生植物点缀着岸边和水中陆地,为画面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夜幕降临,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这时,传来几声渔夫的歌声,悠扬的水仙曲调回荡在夜空之中,令人陶醉。然而,曲终之后,诗人仍然沉浸在无尽的忧愁之中。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秋天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传达出作者无法排遣的忧愁与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诉衷情》是南宋词人陈亮所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这一年对于陈亮来说颇具波折,他因与权臣韩侂胄交好而受到迫害,被捕入狱,后来虽被释放,但仍遭流放。在这个时期,陈亮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不幸遭遇都深深影响着他的创作。
在当时的南宋,国家局势堪忧,金国日益强大,对南宋构成威胁。同时,国内政治斗争激烈,权臣当道,民间疾苦重重。在这种背景下,陈亮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前途深感忧虑,并为之积极呼吁改革。
陈亮的这首《诉衷情》正是以这种忧患意识为基调,通过描绘战争场面、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个人壮志难酬的无奈,展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担当和壮志豪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