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思君一晚,水边枝条孤单瘦弱。窗户明亮如白昼,情感与香气一同飘散。
梦中见到你,在千里之外是否安好?你可知道?虽然饱受风雨折磨,但你的气质依然不变。

去完善
释义
"点绛唇":词牌名;
"咏梅月":题目,表达对梅月和美好夜晚的赞美;
"陈亮":南宋词人;
"一夜相思":指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因思人而难以入睡;
"水边清浅横枝瘦":描绘梅花在水边的情景,清浅表示水流清澈平静,横枝瘦则是形容梅花枝条的柔韧;
"小窗如昼":指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室内,使室内明亮如白天;
"情共香俱透":表达月光下的人与花的感情和香气都传达出来;
"清入梦魂":指梅月的美景进入梦境,使人陶醉;
"千里人长久":期盼远方的人平安健康;
"君知否":意思是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的心意;
"雨僝云僽":指梅月的美好景象被阴雨天破坏;
"格调还依旧":尽管有风雨侵袭,梅月的美好仍能保留下来。

去完善
赏析
《点绛唇·咏梅月》是一首描绘梅花和明月的小令。开头两句“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描绘了梅花的清瘦姿态,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描述了月光的明亮和梅花的清香,共同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接下来的“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远方的人儿重逢的心情。最后两句“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则是诗人对自己品格的自许,即使经历了风雨挫折,依然保持原来的品格。整首词清新脱俗,以梅花、月亮为载体,传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咏梅月》是南宋著名词人陈亮的一首咏物词,创作于他人生的晚期。这首词以梅月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和明月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陈亮出生于北宋末年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家族世代为官,然而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生活陷入困境。在陈亮年少时期,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陈亮立志读书,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家族的境遇。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直至晚年才中进士,实现抱负。
在陈亮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对外无力收复失地,对内无法稳定政局。然而,民间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特别是词这种文学形式,在当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陈亮作为一名文人,积极投身于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南宋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点绛唇·咏梅月》这首词中,陈亮通过对梅月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这也是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对梅月之美和人生短暂的对比,揭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人世沧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