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江南春色
江南春色,算来是、多少胜游清赏。妖冶廉纤,只做得,飞鸟向人偎傍。地辟天开,精神朗慧,到底还京样。人家小语,一声声近清唱。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作州中想。邓禹笑人无限也,冷落不堪惆怅。秋水双明,高山一弄,著我些悲壮。南徐好住,片帆有分来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的春天景色,美不胜收,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欣赏。妩媚动人,只能让人联想到飞鸟依人的情景。这里的风光自然开阔,充满生气,仍然保留着京城的韵味。人们的低语,犹如一曲曲清唱,令人心旷神怡。由此想起昔日山城的如画美人,已经成了一州之中的翘楚。那些嘲笑别人无能的人,终究会落得失意的下场。清澈的江水映照出我的双眼,高山之上演绎着激昂的故事。南徐这个地方真是个好住处,愿我们能在此共度一段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念奴娇:词牌名。
2. 江南春色:指江苏一带的春天的景色。
3. 胜游清赏:美好的游览和欣赏。
4. 妖冶廉纤:形容美好艳丽的景色。
5. 地辟天开:形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6. 到底还京样:仍然保持着大都市的风貌。
7. 邓禹笑人无限也:借用东汉名将邓禹的故事,表达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8. 高山一弄:形容高山的美丽景色。
9. 南徐: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镇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念奴娇·江南春色》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惬意的生活场景。首先以“江南春色”开篇,强调这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优美之地。接下来,诗人通过“飞鸟向人偎傍”的生动景象,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认为这里的美丽景色源于“地辟天开,精神朗慧”的自然禀赋,以及人们在其中的幸福生活。
然后,诗人回忆了昔日山城的美好时光,那里有个人如画的景象,如今已经消失在记忆中。紧接着,诗人借邓禹之口,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秋水双明,高山一弄”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南徐这个地方过上悠闲的生活。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江南春色》是南宋词人陈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4年,即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当时南宋与金国议和,而南宋内部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词人陈亮胸怀壮志,忧国忧民,面对国家和民族危机,无法掩饰心中的忧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亮年仅45岁就离世,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曾四次科举落榜,但他从未放弃,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在《念奴娇·江南春色》中,陈亮借江南春色的美景寄托自己对国家的期许,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身处逆境的悲壮情绪。通过描绘春天盛开的桃花、柳树等景象,表达了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南宋王朝逐渐走向衰亡的历史现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