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叶
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妍。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
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香须道地,对一池、着甚沉烟。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鲜艳的姿态仍显清幽,谁能够洗净污垢争夺鲜花的光彩?轻描淡抹看似浓厚,它却能坦然自得并不需求怜。然而终究担心独自炫耀,即使与美丽的毛嫱、西施并肩也不羡慕。就像那个擅长涂抹的画家,他与原型相似又不完全相同。
太阳如火,这朵花仅凭自己的光彩就足够耀眼。雨后风吹,花儿也应该顺其自然不强求。花香要有底蕴,面对一池塘的花,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它的根基健壮,即使是淤泥中的白藕也能成为大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艳态还幽:指荷花美丽的花姿更显其内在的优雅气质。
2. 争妍:争夺美丽的荣誉。
3. 淡抹疑浓:看似淡雅却又不失鲜艳之色。
4. 肯将自在求怜:指荷花任凭自己自然而然生长,不刻意求得人们的怜悯与欣赏。
5. 终嫌独好:荷花虽然独自盛开,但也认为不需要与其他花朵攀比。
6. 任毛嫱、西子差肩:即使古代的绝世美女毛嫱和西施也无法与荷花相比。
7. 六郎涂涴:指唐代的杨六郎亲自为荷花画画,画出它的独特韵味。
8. 赫日如焚:炽热的太阳如火燃烧。
9. 光鲜:这里形容荷花的颜色明亮。
10. 百事随缘:指经历风雨,也任凭自然发展。
11. 香须道地:指荷花的香味扑鼻,纯正而浓郁。
12. 沉烟:深沉的香气。
13. 淤泥白藕如椽:指荷花虽然生长在淤泥之中,但其洁白如玉的莲藕就像房屋的大梁一样坚实挺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结构独具匠心。开篇写荷花的高洁之美,婉转体现了诗人自身的洁身自好。紧接着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的才情与志趣,体现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随后描绘了风雨中荷花的从容淡定,暗示着诗人身处逆境却依然豁达的心态。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即使陷入困境,也要坚定信念,努力前行。整首词既有咏物之作的形象美,又饱含作者的精神风貌,是宋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荷叶》是南宋文学家、哲学家陈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94年,即宋光宗绍熙五年。这一年对于陈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
首先,陈亮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的失败,这对他的精神打击很大。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哲学思想。
其次,这一年也是南宋时期政治斗争激烈的一年。当时的皇帝宋光宗在位,但他却因病不能处理朝政,导致朝政大权落到了皇后李凤娘的手中。李凤娘独揽大权,骄奢淫逸,使得朝廷内部矛盾激化,民不聊生。而陈亮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
最后,这一年还是陈亮的亲人离世的一年。他的母亲病逝,使他痛不欲生。在处理丧事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综上所述,《新荷叶》这首词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陈亮通过对荷花这一传统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