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子(三衢道中作)
风流家世传张绪。似灵和新种垂缕。绮席离词,银台奏赋。当年梦绕蓬山路。
卖花声断蓝桥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蜀郡归来,荆州老去。心情零乱随风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家有着优雅风范的张绪家族世代相传。就像心灵手巧的人用新方法培育出美丽的垂缕柳一样。他们善于在各种宴会和诗会上创作辞赋。当年,他们的梦想萦绕在仙境般的蓬山之路上。
那日卖花声渐渐远去,暮色降临在蓝桥之上,我还记得当初骑着马挥动着马鞭,醉意盎然,到处游玩的情景。自从从蜀郡回到荆州,年纪渐长,心情也变得如同随风飘散的柳絮一般混乱无序。

去完善
释义
1. 风流家世传张绪:这里的“张绪”指张绪家风,是形容世家望族的子弟生活态度和行为表现的风雅。风流家世指的是世代风流潇洒的家族。
2. 灵和:园名,这里借指贵族园林。新种垂缕:指新种的柳树,柳条下垂的样子。
3. 绮席:华丽的宴会。离词:离别时的诗或词。银台:华丽宫殿里的银饰台阁。
4. 蓬山:蓬莱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山仙境,这里借指美好理想的地方。
5. 卖花声断蓝桥暮:这句描绘了蓝桥附近的卖花声。蓝桥,传说中神仙相会之地,常用来比喻仙境或美好的地方。
6. 蜀郡归来,荆州老去:这两句表示作者在经历宦游生涯之后,心境发生变化。蜀郡,即四川;荆州,古九州之一,地域广泛,这里指代江南一带。
7. 心情零乱随风絮:随风飘散的柳絮代表作者此时复杂多变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七娘子·三衢道中作》是南宋词人陈亮的一首抒怀之作。词人以张绪的风流家世为引子,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面,犹如新种的垂缕般美丽。接着,他以绮席离词和银台奏赋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感慨。
下片则转向现实,描述了卖花声断、蓝桥暮色等景象,表现出作者的心情零乱,如同随风飘散的柳絮一般。最后两句“蜀郡归来,荆州老去”,更透露出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叹息。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现实中的零乱心情,展现了词人在人生旅程中的矛盾与无奈,流露出深深的感慨和哀伤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是南宋著名词人陈亮在公元1189年创作的一首词。这一年,陈亮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的科考之路颇为曲折,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中举,这使得他深感失落。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追求理想,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抱负。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时期的国家局势紧张,边疆战火不断,而朝廷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这些都给文人墨客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陈亮作为一名有理想的士人,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使得他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这首词正是陈亮在三衢道中行进时所作,他以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词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描述沿途所见之景,也是寓意人生的起起落落,象征着诗人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坚信前方必定有新的希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