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癸卯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
人物从来少,篱菊为谁黄。去年今日,倚楼还是听行藏。未觉霜风无赖,好在月华如水,心事楚天长。讲论参洙泗,杯酒到虞唐。
人未醉,歌宛转,兴悠扬。太平胸次,笑他磊磈欲成狂。且向武夷深处,坐对云烟开敛,逸思入微茫。我欲为君寿,何许得新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文:人物从来少,篱菊为谁黄。
现代白话文:世上一直少见杰出的人才,篱笆边的菊花是为谁在绽放呢?
古文:去年今日,倚楼还是听行藏。
现代白话文:去年的今天,我在楼上依然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古文:未觉霜风无赖,好在月华如水,心事楚天长。
现代白话文:没有感觉到寒冷的秋风多么令人厌烦,还好月光如水,我的心事如同浩渺的楚天一般悠长。
古文:讲论参洙泗,杯酒到虞唐。
现代白话文:我们一起探讨学问,饮酒畅谈,仿佛来到了古代的美好时光。
古文:人未醉,歌宛转,兴悠扬。
现代白话文:大家还未醉,歌声婉转动听,兴致高昂。
古文:太平胸次,笑他磊磈欲成狂。
现代白话文:内心平静宽广,笑那些流言蜚语都要让人发狂了。
古文:且向武夷深处,坐对云烟开敛,逸思入微茫。
现代白话文:让我们去武夷山的深处,坐在那里欣赏烟云的聚散,让思绪飘荡在无尽的远方。
古文:我欲为君寿,何许得新腔。
现代白话文:我想要为你祝寿,在哪里才能找到新的曲调呢?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水调歌头: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2. 癸卯九月十五日:公元1143年9月15日,是陈亮的生日。
3. 朱元晦:即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教育家,字元晦。
4. 人物从来少:意指自古以来很少有杰出的人物。
5. 篱菊为谁黄:篱笆边的菊花在为谁而黄。
6. 倚楼还是听行藏:倚靠在楼上还是听别人的行为举止。
7. 霜风无赖:形容无情的秋风。
8. 月华如水:月光如同水一样清澈明亮。
9. 心事楚天长:心中的思绪随着楚地的天空而不断延伸。
10. 洙泗:古水名,分别指洙水和泗水,这里代指孔子及其弟子创立的儒家学说。
11. 杯酒到虞唐:意指与友人一起共享美酒,谈论国家大事。
12. 笑他磊磈欲成狂:嘲笑那些因为胸怀壮志而显得有些狂妄的人。
13. 武夷深处:武夷山深处,这里指美好的隐居生活。
14. 云烟开敛:云雾的散开与聚集。
15. 微茫:模糊不清的景象。
16. 我欲为君寿:我想要为你庆祝生日。
17. 何许得新腔:如何才能找到新的曲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题“癸卯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是南宋陈亮写给好友朱熹的一首祝寿词。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二人深厚的友情与共同的志趣。开篇写菊花盛开,暗示季节已至金秋时节。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出友人之间情感的深厚。接着提到去年的今天,倚楼听风起,心情复杂。但在这美好的月光下,作者仍旧保持心胸开阔,以孔孟之道和古圣贤之行为准则。
在接下来的词句中,作者描述了友人相聚时的愉悦情景,借歌声表达彼此欢畅的心境。他们胸怀太平之志,谈笑风生,尽情享受这片刻的安宁。最后,作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希望对方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时光。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秋天景色的优美,又有朋友间真挚情谊的表达,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陈亮的笔下,这种真挚的情感得以升华,成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癸卯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是南宋诗人陈亮为庆祝朱元晦的生日而作。此词创作于癸卯年(公元1183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一年,陈亮已近四十岁,正处人生壮年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陈亮作为一个富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一直关注国家政治、经济及民生问题。面对金人的威胁和朝廷的无能,他感到忧虑重重。与此同时,他与朱元晦交情甚厚,常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相互鼓励。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面临严重的外患内忧。由于皇帝的懦弱无能,导致政局动荡,朝野内外一片混乱。然而,民间却涌现了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他们希望凭借自己的才智为国家强盛做出贡献。陈亮与朱元晦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