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楼远眺,感叹这份意境,古今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体会呢?设计巧妙如鬼斧神工,竟然让人误以为这是南北方的自然分界。一条大江横跨眼前,山岗环绕三面,展现出力争上游的气势。然而六朝时期的那些争雄之事,到头来不过是私家小利的角逐而已。
可笑当年那些王公贵族们,他们虽也登高怀古,抒发壮志豪情,但也不过是仿效英雄空留泪水。倚靠长江天险,却不能阻止中原的战火弥漫。现在正是我们大展宏图的时候,无需犹豫不决,只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立下中流的誓言。我们要坚信,一旦有了摧枯拉朽之势,即便面对强大的对手,也能一往无前。

去完善
释义
1. 危楼:高楼,这里指多景楼。
2. 还望:回头远望。
3. 此意:原指诗人登楼远眺时的感慨,此处可以理解为怀才不遇的感慨。
4. 今古几人曾会:从古至今,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这种感慨呢?
5. 鬼设神施:形容设计的巧妙,如同鬼神所为。这里形容长江天堑,仿佛是鬼神设计出来的天然屏障。
6. 一水横陈:指长江。
7. 连岗三面:指长江沿岸的山丘与陆地相连。
8. 做出争雄势:形成了可以争夺天下的形势。
9. 六朝何事:指六朝时期的历史往事。
10. 只成门户私计:只剩下小集团的私利谋划。
11. 王谢诸人:指南朝的陈朝官僚。
12. 登高怀远:登上高处,怀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13. 英雄涕:英雄的眼泪,形容伤感之情。
14. 凭却长江:指长江无法抵挡敌人的侵略。
15. 河洛:指黄河、洛水之间的地区,这里代指中原地带。
16. 腥膻无际:形容战火连绵不断。
17. 正好长驱:正是应该长驱直入的时候。
18. 不须反顾:不需要回头看,勇往直前。
19. 中流誓:在江心立下誓言,指陈亮所提倡的军事战略。
20. 小儿破贼:小孩子都能击败敌人,比喻战胜敌人是容易的事情。
21. 势成宁问强对:形成优势时就不必担心强大的对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危楼还望”开篇,表达了作者登上多景楼时的感慨。诗人以一种超越古今的目光,审视着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历史。他将眼前的景色描绘为“鬼设神施”,这既是赞美自然景观的巧夺天工,也是对古人智慧和谋略的由衷敬佩。
紧接着,诗人通过描述一水横陈、连岗三面的地势,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的江山壮美。而面对这壮丽的景象,诗人不禁发问:为何六朝时期的君主们,只能将目光局限在门户私计上?
诗人在批判了六朝君主的短视之后,又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文人墨客。他们虽然在登高怀远的时刻,学着英雄的样子痛哭流涕,但他们却无法像真正的英雄那样,承担起国家兴亡的责任。
在词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投身于抗战的决心。他坚信,只要能够充分发挥国家的实力,那么就不必顾忌敌人的强大。正如当年刘备指挥关羽、张飞等将领作战时所说的“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一样,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登多景楼》是南宋词人陈亮于公元1162年所作。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宋金和议已经签订,但南宋朝廷在求和政策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士气民心。陈亮本人也经历了科举失利、丧妻之痛等人生波折。然而,他始终坚守民族气节,关心国家兴亡,屡次上疏献策,请求抗金北伐。
在这首词中,陈亮借登临多景楼之际,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以及渴望恢复中原、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他将个人遭遇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抒发了悲壮激昂的爱国情怀,体现出那个时代文人志士共有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