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咏梅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两三枝梅花,打破了傍晚的宁静。它们斜倚在屋檐下,伴着玉奴横笛的旋律。月光如水洒过池塘和林间小径,斑驳的花影在青苔石上舞动。想在梦中追寻飞舞的蝴蝶,又怕那幽香难以寻觅。

去完善
释义
1. 的皪:明丽;明亮。
2. 暮烟:傍晚的烟雾。
3. 苍碧:深绿色。
4. 玉奴:雪白的肌肤。这里指梅花。
5. 月华:月光。
6. 林塘:林木和水塘。
7. 花阴:花的阴影。
8. 苔石:长满青苔的石块。
9. 梦中飞蝶:指庄周梦蝶的典故,形容梦境美好。
10. 幽香:淡雅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之美的词作,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印象。上片以“的皪两三枝”开篇,生动地描绘出梅花点缀在苍翠的树枝间的景象。紧接着用“点破暮烟苍碧”来形容梅花的美丽,使得原本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气。下片则以“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来描绘月光下的梅花与苔石的交相辉映,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梦幻的氛围。结尾两句则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好事近·咏梅》是南宋著名词人陈亮的一首千古名篇。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86年,此时正值南宋孝宗时期,金兵南侵的危机已经解除,然而和谈并没有让南宋获得真正的安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陈亮深感民族屈辱和个人遭遇的不幸,他的爱国情操以及悲壮豪迈的人生际遇都在词中得到深刻的体现。
陈亮一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他在诗歌中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在他的笔下,梅花傲骨凌寒,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与陈亮坚韧不拔的性格如出一辙。他借梅花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从而传递出一种浓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