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标题包含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陈亮"的详细信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有众多人物的名字都叫“陈亮”,比如南宋的陈亮、明朝的陈亮等等。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这个陈亮...查看更多
Moonyu
去完善

译文
风雨笼罩了整个水边的小洲。在精致的房子和银色的屏风之间度过了整个秋天。那天早晨,我们带着旅途的风尘去往哪里呢?那座坐落在溪流上的小楼。面对这样的景色怎能不泪流满面。 望着远处的地平线,能看到一艘归来的小船。波浪翻滚着就像一叶孤舟在水中漂浮。它就像我的心一样,心神不定。这种感觉如此悠远。让我想起了宋玉的痛苦和庾信的忧虑。
Moonyu
去完善
释义
1. 南乡子:词牌名。 2. 风雨满苹洲:描述风雨中的湖洲景色。苹洲,即水边平地,湖边沙地。 3. 绣阁银屏:描绘华美的楼阁,指居住环境的富丽堂皇。 4. 袜尘:指代古代美女,出自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这里以“袜尘”借指女子。 5. 溪楼:水边的楼房。 6. 天际目归舟:形容远方的船只。 7. 浪卷涛翻:形容波涛汹涌。 8. 一叶浮:象征孤舟漂泊。 9. 宋玉方悲庾信愁:宋代宋玉和南北朝时庾信都是著名的文人,他们的作品多愁善感,以此表示作者心中的忧愁。
Moonyu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南乡子·风雨满苹洲》表达了作者陈亮在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与人事间的飘零所引发的离愁别绪。词中以“风雨满苹洲”的情景起笔,引出了秋夜中绣阁、银屏的女子形象,以及她的怀念和失落之情。紧接着通过对比过去在溪楼的欢乐时光,强调了她今日独自面对烟波时的无奈和悲痛。 下阙的词句描绘了远处归舟的形象,暗示了离别的不易归来,同时以“浪卷涛翻一叶浮”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最后,词人将女子和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以“宋玉方悲庾信愁”收篇,展现了他们共同的哀愁和对命运的无奈。总的来说,这首词情致婉约,语意深远,十分耐人寻味。
Moonyu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是南宋词人陈亮于公元1186年创作的一首词。此时间段正值南宋与金朝和战未定之际,战争与和平的局面使民众生活困苦。陈亮本人也曾多次上疏献策,力主抗金,但并未被采纳。他的作品因此反映了南宋人民的疾苦和对战争的忧虑。 在人生际遇方面,陈亮因坚持抗金主张而受到排挤,曾因“谋逆罪”被捕入狱,险些丧命。这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的感伤。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金朝对南宋的威胁严重,朝廷内部和战两派斗争激烈。民众生活在战乱与贫困之中,渴望国家的安宁和繁荣。在这种情况下,陈亮的词作表现了民众的期望和无奈,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Moonyu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