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逢薛能
何处不相思,相逢还有时。交心如到老,会面未为迟。
苦学缘明代,劳生欲白髭。唯君一度别,便似见无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哪里都有思念之情,相见的日子总会到来。真诚相交如同相伴到老,见面不会太迟。勤奋学习为了实现光明未来,忙碌生活使得白发丛生。只因我们分别一次,仿佛再无相见之日。
去完善
释义
1.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这里应该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点。
2. 薛能:唐朝诗人,与李频同时代。
3. 何处不相思: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4. 相逢还有时:表达重逢的期待。
5. 交心:指两人友谊深厚,心灵相通。
6. 老:长久的意思。
7. 会面未为迟:指相见并不晚。
8. 苦学:努力学习。
9. 缘明:因为要追求光明,这里指努力学习的目的。
10. 劳生:辛劳的生活。
11. 白髭:指因年老而出现的白胡子,这里暗示诗人的年纪。
12. 一度别:指这次离别。
13. 见无期:指觉得下次见面不知何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意的诗作。开篇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起句,“何处不相思”,言明离别的普遍性,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会有离别的愁绪。接下来的“相逢还有时”则表达出尽管有离别之苦,但终究会有重逢之日。接着的“交心如到老,会面未为迟”则强调相知相守的珍贵与不易。“苦学缘明代,劳生欲白髭”则是诗人的自嘲与自我鼓励,因为学习使得自己老去的速度加快,但也因此变得更加成熟智慧。最后的“唯君一度别,便似见无期”则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一朝离别,却仿佛永无再见之日,可见别离之痛,思念之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关东逢薛能》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创作于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当时李频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就,他曾多次应试科举,却未能脱颖而出,直到会昌二年才考中进士。
这一时期,唐朝正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即“会昌中兴”。但由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宦官专权,政治形势仍较为复杂。此外,由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现象严重,中央政权逐渐削弱,地方势力日益强大,使得唐朝的国力不断下滑。
在这种背景下,李频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虽怀有报国之志,却在仕途中屡遭挫折。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薛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时局的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频在当时社会中的无奈与挣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