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陶诗六首 和饮酒

标题包含
和陶诗六首 和饮酒
竹门固无锁,俗客自不开。 而欲挟彼态,使我变所怀。 乡原善同俗,于德则有乖。 乃知违世人,所贵在幽栖。 客有爱我甚,命驾来冲泥。 怜我与俗异,欲我与世谐。 甚知客言是,甚知余心迷。 渊明饮酒诗,赓以遗客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阮,字南卿,号义丰,又号无功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学者,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参加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竹子制成的门本来就没有锁,普通的客人自然不会打开它。 而那些希望我迁就世俗之人,反而会让我改变原来的想法。 乡村的人善于迎合世俗,但在道德方面却有所欠缺。 所以我明白避开人群的好处,因为那是心灵的庇护所。 有些客人非常关心我,他们不顾泥泞,驾车来找我。 他们心疼我与世俗的不同,想让我融入这个世界。 我知道客人的好意,但我依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借用陶渊明的饮酒诗来表达我的心情,以此来回报那些关爱我的客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竹门:竹子制成的门。 2. 俗客:世俗之人。 3. 而欲挟彼态:挟持别人的姿态。 4. 乡原:指乡里的奸雄。 5. 所贵:所珍视的。 6. 冲泥:经历困难。 7. 命驾:命令车马出发。 8. 乃知违世人:才理解远离尘世的人。 9. 幽栖:隐居。 10. 赓以遗客回:将陶渊明的饮酒诗传给客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陶渊明饮酒诗的赞美以及作者自己的隐逸之志。“竹门固无锁,俗客自不开”,诗人用竹子象征高洁的品质,紧闭的门暗示了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诗句中,“而欲挟彼态,使我变所怀”则揭示了尘世纷繁让诗人感到困扰,希望保持自己的情志不被外界干扰。在提及陶渊明之后,诗人表示“渊明饮酒诗,赓以遗客回”,向友人传达了陶渊明饮酒诗的魅力和自己的感慨。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恬淡自得的心境,以及对陶渊明的景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陶诗六首 和饮酒》是南宋诗人王阮在北宋时期创作的。公元1140年前后,王阮的故乡战乱不断,百姓疾苦深重,他以文人特有的悲悯情怀关注民生,又因报国无门,不得已寄情山水、书画诗歌以排解忧虑之情。 在这段时间内,北宋社会政治混乱,中央政权瓦解,各地政权分裂割据,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困苦。而文人墨客则多致力于科举考试,以求仕进,但实现人生抱负者少。王阮此时正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渴望为国家出一份力,却无奈现实无法如愿。因此,他以陶渊明为榜样,学习他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追求。 正如他的好友陆游所描述:“独行自吟,与世绝缘。”王阮的一生充满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人民的深深同情。他用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这一情感,并以此激励自己和他人始终保持高尚情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