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惠山泉一首
惠山泉似雪初消,不数松江第四桥。
解挹清泠洗氛祲,何时再有李文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惠山泉的白雪刚融化,丝毫不逊色于松江第四桥的风景。渴望能像李文饶那样,在这清澈的泉水边涤除烦扰和昏暗,让人在何时都能感受到这份宁静与美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惠山泉: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为著名的古代泉井之一。
2. 似雪初消:指泉水清澈透明,犹如冰雪消融的景象。
3. 不数:不值得提起;比……更不足道。
4. 松江:古称扈渎,别称松陵、云龙,是上海之根,有着“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一说。在唐代时期,松江作为江南的著名水乡,其地有座名为“第四桥”的著名古桥。
5. 第四桥:古桥名,位于今上海市松江区附近。
6. 解挹清泠:汲取清凉的泉水。挹,即舀水、取水的意思;清泠,形容泉水清澈清凉的状态。
7. 洗氛祲:氛祲,指恶劣的空气和氛围。此句寓意用惠山泉的水清洗掉不良的氛围或污浊之气。
8. 李文饶:即唐朝大臣、文学家李绛(字廷硕,封爵为文饶),他曾任宰相。他以直言敢谏著称,能官廉,关心民生疾苦。在这里,诗人以李绛作为廉洁政治的代表,并期待有如李绛这样的贤臣再次出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惠山泉似雪初消”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惠山泉水的清澈透明,如同冰雪消融后的景象。紧接着诗人提到“不数松江第四桥”,强调了惠山泉的独特地位,即使是在美丽的松江景色中,它依然是最美的存在。
接下来,诗人通过“解挹清泠洗氛祲”这句诗,表达了惠山泉水的净化作用,能够洗涤空气中的污浊之气,为人们带来清新舒爽的感觉。最后,诗人发出了“何时再有李文饶”的感叹,表达了对像李文饶那样能够欣赏并珍爱惠山泉水的古人的怀念之情。整首诗借景抒情,通过对惠山泉水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热爱和珍惜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惠山泉一首》是南宋文学家王阮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在这一年间,北方金国不断南侵,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人王阮曾担任江西漕试的主考官,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弹劾罢官。这段人生经历使得王阮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关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王阮来到无锡游览名胜古迹,目睹了惠山泉的秀美风光,感怀不已。于是,他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题惠山泉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坚守信念的品质。通过对泉水的赞美,诗人寓情于景,寓意着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要保持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