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见王参政

标题包含
见王参政
猎猎风沙透纸窗,地炉火歇冷侵床。 一声孤鹤唳残月,几杵疏钟敲晓霜。 黍律嘘春燕谷暖,梅花入梦楚天长。 归期乞趁东风软,醉袅丝鞭吟绿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狂风卷起沙尘透过窗户,火炉的火已经熄灭,气温下降,感觉寒冷。一只孤独的白鹤在寒冷的夜晚叫唤着,几座寺庙传来稀疏的钟声。万物复苏,燕子在温暖的季节里快乐飞翔,梅花开放,如梦如幻。盼望回家的日期能够随着春风的到来而实现,悠闲地挥舞着丝制马鞭,漫步在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林中,心情愉悦地吟唱诗歌。
去完善
释义
1. 猎猎:形容风声或风吹物动貌。 2. 纸窗:用纸张糊制的窗户。 3. 地炉:即土炉子,地面挖成的炉灶。 4. 火歇:火焰熄灭,这里指地炉停止燃烧。 5. 冷侵:寒冷侵袭。 6. 孤鹤:孤独之鹤,常用来表示孤单、高洁的意境。 7. 唳:大声鸣叫。 8. 残月:快要落下的月亮。 9. 几杵疏钟:疏,稀疏;杵,敲击。形容稀疏的钟声。 10. 晓霜:清晨的霜。 11. 黍律: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指的是农历正月祈祷丰收的习俗。 12. 燕谷:燕山山谷。 13. 梅花入梦:梦中见到梅花。 14. 楚天长:楚地的天空。 15. 归期:回家的日期。 16. 乞趁:请求赶上。 17. 东风软:指春天柔和的东风。 18. 醉袅丝鞭:形容骑马醉酒的状态。 19. 吟绿杨:吟唱与绿杨相关的诗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天将尽、春天即至的景象。首联描述了寒冷的风沙穿透窗户,地炉熄灭后,气温降低,让人感到寒冷。这象征着冬天的寒冷和孤独。颔联则通过“一声孤鹤唳残月”和“几杵疏钟敲晓霜”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寒冷与孤独的氛围。尾联则笔锋一转,用“燕谷暖”和“楚天长”来表达春天的即将到来,给全诗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最后两句“归期乞趁东风软,醉袅丝鞭吟绿杨”则是表达了诗人期待回归故乡的心情以及对美好春光的憧憬。整首诗既有寒冬的肃杀之气,又有春天的生机盎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年间,南宋诗人李思衍写下了一首名为《见王参政》的诗歌。这首诗歌是他在官场生涯中的一首代表作,通过描绘政治斗争、民生疾苦以及个人抱负等主题,展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忧虑。 李思衍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族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作为一名官员,他亲身经历了这些社会现象,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民生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