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行
寒牛觳觫秋江烟,五丁担落石一拳。
惊涛拍岸撼不动,夕阳老背供鸦眠。
天荒地老煮白石,顽懒不过苍苔田。
腾腾卧地带佛性,尚肯远护风涛船。
泥深蹄转重,鼻缺绳难穿。
既不能西推紫气度函谷,五千道德言神仙。
又不能粪金开秦塞,隔绝鸟道四万八千年。
渴奔一斗酒,傲兀庐山前。
潢池刀剑卖已尽,贞观斗米方成钱。
雨犁急趁勾芒起,不然碎汝春风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秋天里牛群在烟雾笼罩的江边,五个大力士抬起巨石像拳头般落下。
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海岸却无法撼动它们,只有那古老的太阳和乌鸦共同在这宁静的夜晚安眠。
世界历经沧桑,人们都在这悠闲的田园生活中,品着白茶,亲近自然,与青苔为伴。
此时的人间像是充满了佛性,大家都愿意守卫远方的船舶和风涛。
然而世道的艰难使得前行变得困难重重,不仅要面对泥沼深陷,还要应对无法穿过的绳索。
不能像传说中的仙人那样推进紫气穿越函谷关,也无法实现黄金铺地的美好愿景,与世隔绝的日子似乎永无止境。
只渴望能尽情地喝上一杯美酒,在山巅之上俯瞰世界。
整个世界仿佛已进入了纷乱的局面,刀剑都已经被卖完,但贞观时期的粮食却仍旧有价值。
春耕已至,得赶紧努力耕作,因为若不如此,你将无法享受春日的温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觳觫:形容牛的颤抖状态。
2. 五丁:指五个大力士,相传是古蜀国的五位力士。
3. 担落石一拳:指用力把一块石头从高处掉下来。
4. 惊涛拍岸:指海浪冲击海岸的情景。
5. 老背:指牛的背部。
6. 煮白石:指煮食白石为食。
7. 苍苔田:指长满青苔的田地。
8. 带佛性:带有佛性的意思。
9. 护风涛船:保护船只不受风浪侵袭。
10. 蹄转重:形容牛蹄陷入泥中难以行走。
11. 函谷: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潼关县北,因山谷深邃得名。
12. 紫气度函谷:形容紫色云气缭绕在函谷关的景象。
13. 粪金开秦塞:用金子贿赂秦国守将开通道。
14. 鸟道:形容险峻的山路。
15. 潢池:护城河。
16. 傲兀:高傲的样子。
17. 庐山:即庐山瀑布。
18. 贞观:唐太宗年号。
19. 勾芒:指春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石牛行》,以石牛为主角,通过对石牛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哲理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描写石牛的形状和处境,揭示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虽然石牛看似孤独、疲惫,但它依然能在波涛汹涌中保持坚定,在夕阳下安然入睡,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此外,诗人还通过“天荒地老煮白石”这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使诗的主题更加丰富。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石牛的讽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批判。他通过比喻,指出了石牛无法像传说中的神兽那样拥有神奇的力量,无法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安宁,从而揭示了现实中许多虚幻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石牛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他认为,历史上的许多事件和人物,都像石牛一样,虽有宏伟的目标和抱负,但最终却无法实现。这种观点,使诗人的思想更加深刻和独特。
最后,诗人通过对石牛的担忧和期待,表达了对自己和社会未来的关注。他希望石牛能够在困境中坚持,用自己的力量为人类做出贡献。同时,他也希望人们能够像石牛一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争取更好的未来。这种情感,使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总的来说,《石牛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哲理,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石牛图景,使我们在欣赏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牛行》是唐代诗人李思衍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世纪中叶,正值唐朝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诗歌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李思衍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他曾担任过朝廷官员,但在官场并不如意,因此对世俗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反思。这种心态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石牛行》这首诗歌描绘了石牛的孤独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石牛象征着诗人的自我写照,表达了他在现实中遭遇的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