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妙高台

标题包含
妙高台
危亭新构客持觞,雨挹阑干面面凉。 烟外好山供水墨,风前老树奏笙簧。 接天净绿秋江白,著地彤云晚稻黄。 騕褭丝鞭归兴逸,水晶宫殿桂花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的亭子里,客人举杯畅饮,雨滴从栏杆上滴落,带来阵阵凉意。 远处的烟雾中,美丽的山景如同水墨画;风前的老树上,传来阵阵乐声。 清澈的江水与天空连成一片,秋天的江面如洗过一般洁净;大地上红色的云朵和金黄的稻谷相映成趣。 挥动马鞭,骑上矫健的马儿,回归自然之亭;水晶宫殿里弥漫着桂花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危亭:指高处或险要的亭子。 2. 新构:新建的建筑物。 3. 持觞:拿着酒杯。 4. 雨挹阑干:形容雨水拍打栏杆的样子。 5. 面面凉:每个角度都感到凉爽。 6. 烟外好山:烟雾笼罩之外的美丽的山景。 7. 水墨:这里比喻山水画的风格。 8. 笙簧:指吹奏乐器的声音。 9. 接天净绿:形容绿色的植被与天空相接的画面。 10. 秋江白:秋天的江水呈现出一片白色。 11. 著地彤云:红色的云朵贴近地面。 12. 晚稻黄:秋天的稻子成熟变黄。 13. 騕褭丝鞭:古代骏马的称谓,这里代指骑马的人。 14. 归兴逸:回乡的念头很强烈。 15. 水晶宫殿:比喻非常华丽的建筑。 16. 桂花香:桂花盛开的香味。
去完善
赏析
《妙高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诗人在危亭上举杯畅饮,感受着秋雨带来的凉爽。远方烟雾弥漫中的山水仿佛是一幅水墨画,风吹过老树发出如同吹奏笙簧般的声音。秋天江水碧绿如洗,映照出蓝天白云;傍晚时分,大地被金黄色的稻穗装点得如同彩云一般。诗人乘着马鞭,归心似箭,期待着回到水晶宫阙,沉浸在桂花的香气中。整首诗以清新、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妙高峰下铸僧家,顽铁凌空散乱霞。断碣半残存瘦字,疏钟几杵落晴沙。 卧看暝雨催窗竹,坐待晨光拂幔茶。一自生公遗迹在,千秋赏鉴属官娃。 这是南宋诗人李思衍的一首题咏妙高台的七言律诗。诗作于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时年65岁的李思衍寓居临安。从诗人的人生际遇来看,其一生历经多次战乱和家国离散之苦,但始终坚定民族信念,执着于儒家传统的理想。而在南宋时期,社会政治局势较为动荡,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时代背景方面,宋室南渡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这一时期,北方的疆土丧失严重,朝廷内部奸佞当道,国力衰微。但同时,民间文化却得以繁荣发展,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文化中心。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国家之痛,而又无奈于自身能力,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聊以慰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