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思明州摩云岭

标题包含
思明州摩云岭
二到摩云顶{左宁右页}头,雨花湿透褐驼裘。 草荒行路几百折,茅盖前峰又一州。 雁泽流离新户口,鹿场町疃旧田畴。 太平有象重生聚,甲洗天河剑买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来到高达云端的山顶,雨滴湿润了我的褐色驼毛大衣。 路上长满杂草,蜿蜒曲折,有一座茅屋位于前方山峰之上。 大雁汇聚的水泽边,新的居民正在适应生活,曾经的鹿场和田埂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忙碌。 当和平的景象重现时,人们重新聚集在一起,洗净长剑,以换取耕牛。
去完善
释义
1. 摩云:比喻极高的山峰。 2. 顶【左宁右页】头:山的最高处。 3. 雨花:雨水洒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的小水滴。 4. 褐驼裘:褐色的骆驼毛制成的衣服。 5. 草荒:杂草丛生。 6. 行路:行走的道路。 7. 折:弯曲;曲折。 8. 茅盖:用茅草覆盖的屋顶。 9. 前峰:前面的山峰。 10. 一州:一个州郡。 11. 雁泽:大雁栖息的水泽地。 12. 流离:离开原地,流散失所。 13. 新户口:新建的居民点。 14. 鹿场:养鹿的地方。 15. 町疃:田间小路和田埂。 16. 旧田畴:昔日的农田。 17. 太平有象:太平盛世的景象。 18. 重生聚:重新集聚人口。 19. 甲洗天河:清理天上的银河,比喻扫清障碍。 20. 剑买牛:用宝剑换取耕牛,比喻放下武器从事农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摩云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期盼和向往。 首联“二到摩云顶{左宁右页}头,雨花湿透褐驼裘”,描述了诗人在攀登摩云岭的过程中的感受,表现出登临绝顶的喜悦和挑战困难的决心。同时,通过“雨花湿透褐驼裘”一句,展示了山上云雾弥漫、细雨纷纷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颔联“草荒行路几百折,茅盖前峰又一州”,进一步描绘了山路曲折、杂草丛生的景象,凸显出摩云岭的高峻险恶。同时,通过“茅盖前峰又一州”一句,暗示诗人已经来到山顶,展现出摩云岭壮丽的风光。 颈联“雁泽流离新户口,鹿场町疃旧田畴”,借雁泽和鹿场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战乱之后民生凋敝的忧虑以及对百姓安定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尾联“太平有象重生聚,甲洗天河剑买牛”,寓意着诗人期待国家和平、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其中,“甲洗天河剑买牛”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士兵解甲归田、耕读传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不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思明州摩云岭》是唐代诗人李思衍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玄宗时期(712-756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艺术和科技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李思衍在这个时期的个人生活也颇为丰富。他在青年时期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对于自然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诗作大多以山水为主题,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唐玄宗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使得国家政权稳固,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非常活跃,许多著名的诗人都在这个时代涌现出来,如杜甫、李白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思衍创作了《思明州摩云岭》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摩云岭的高耸入云、山涧的清澈流水以及山间的松柏苍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