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会同馆

标题包含
会同馆
万间顶𩕳翠光团,千尺廊腰眼界宽。鸭脚参天风雨老,龙髯蛰地雪霜寒。庭花飞墨空遗恨,宫叶流红不忍看。古往今来只如此,夕阳搔首倚阑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片青翠映入眼帘,无数枝头披挂着金光。宽阔的长廊让人视野更加宽广。参天的鸭脚树经历了风雨沧桑,蛰伏在地面的龙须草承受着寒冷雪霜。庭院里的花朵随风飘散,留下了遗憾,宫殿里的叶子流出殷红,令人不忍目睹。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只能依靠栏杆,望着夕阳西下,感慨不已。
去完善
释义
《会同馆》是唐代诗人李思衍创作的一首描绘京城会同馆景象的诗。以下是对该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会同馆:唐朝官署名,设在京城长安,用于接待四方使者、宾客,类似于现代的外交部招待所。 2. 翠光团:指众多房屋簇拥在翠绿的树木丛中,形成了翠绿色的景观。 3. 廊腰:走廊的部分,这里形容走廊宽阔。 4. 鸭脚:指银杏树,因为其叶子形状像鸭掌而得名。这里形容银杏树的参天高大。 5. 龙髯:指葡萄藤,因其蔓长如龙须,故有此称。这里形容葡萄藤覆盖地面。 6. 雪霜寒:指葡萄藤经霜打后的寒冷景象。 7. 飞墨:指空中飘散的花瓣。 8. 宫叶流红:指皇宫中的树叶凋落,呈现出的红色。 9. 夕阳:指黄昏时的太阳。 10. 搔首:指用手抓挠头发,表示烦恼或困惑。 11. 倚阑干:指倚靠在栏杆上,这里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描绘。
去完善
赏析
《会同馆》是南宋诗人李思衍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首先,作者以“万间顶𩕳翠光团”来形容建筑的高大和壮观,展现了会同馆的宏伟景象。接下来,“千尺廊腰眼界宽”则进一步强调了建筑的宽大与视野的开阔。而“鸭脚参天风雨老,龙髯蛰地雪霜寒”则是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表现出自然环境的变幻莫测以及生命的顽强。同时,这句诗也传达出了时间的流逝,使得原本翠绿的植物变得沧桑。在诗的后半部分,“庭花飞墨空遗恨,宫叶流红不忍看”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消逝而产生的遗憾之情。最后,“古往今来只如此,夕阳搔首倚阑干”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在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