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桧树

标题包含
桧树
翠云交干瘦轮囷,啸雨吟风几百春。深盖屈盘青麈尾, 老皮张展黑龙鳞。唯堆寒色资琴兴,不放秋声染俗尘。 岁月如波事如梦,竟留苍翠待何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秦韬玉,字文华,生卒年不详,唐代长安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担任过官员。在科举考试中,秦韬玉的成绩并不出众,但他却因受到权臣的青睐而得以进入朝廷担任官员。 据《新唐书·艺文志》记...查看更多
茅晓瑛
去完善

译文
翠绿树枝交织在一起,显得疏落而骨感。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洗礼,愈发显得韵味十足。枝干的深处,覆盖着青苔,犹如一条盘曲的老龙,黑色的皮肤展现出时间的痕迹。只有这满眼的冷色调才能让人静下心来抚琴抒发心情,这种沉静也使得秋天萧瑟的响声不再让人感到世俗的烦恼。 时间就像流水,很多事情都像梦一样难以捕捉。然而这片苍翠却始终屹立不倒,等待着那个能懂它的人。
茅晓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翠云:指绿色的云彩,这里形容桧树的叶子。 2. 交干:交叉的树干。 3. 瘦轮囷:形容树木弯曲而苍老的形态。 4. 啸雨吟风:形容风吹叶动,好像在呼啸和吟唱。 5. 几百春:几百年。 6. 深盖:浓密的树冠。 7. 屈盘:曲折盘旋。 8. 青麈尾:形容桧树枝条的形状像拂尘。 9. 老皮:树皮的纹理。 10. 张展:伸展。 11. 黑龙鳞:形容树皮的纹理像黑色的龙鳞。 12. 唯堆寒色:只有苍翠的树叶呈现冷色调。 13. 资琴兴:为弹琴提供灵感。 14. 放秋声:放出秋天的声音。 15. 染俗尘:沾染世俗的尘埃。 16. 岁月如波:时间如同流水般逝去。 17. 事如梦:事情就像梦一样难以把握。 18. 竟留苍翠:竟然留下了苍翠的景色。 19. 待何人:等待什么人。
茅晓瑛
去完善
赏析
《桧树》:秦韬玉的这首五言古诗咏物寄情,以“桧树”为主题,通过细腻描绘其形态、气质和精神,暗含诗人的人生思考和心灵追求。首联描述了桧树的苍翠和优美,颔联进一步刻画出它的独特风采,颈联则表明它对琴艺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抗拒,体现了坚韧高洁的品质。最后两联感叹时光荏苒,抒发岁月如梦、浮生若斯的感慨,以及期待留下永恒的苍翠的精神寄托。全诗层次分明,意象生动,韵味悠长,富有哲理。
茅晓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桧树》是唐代诗人秦韬玉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桧树在寒风中的坚韧不屈,表达了对人生坎坷的感慨和对美好品格的赞美。 创作于晚唐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严重,诗人生活在这个时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影响。秦韬玉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却因科举落榜而未能入仕。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咏物诗来抒发内心的不平之气和对美好品格的追求。 秦韬玉在创作《桧树》时,正值晚唐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的时期。他在诗中借桧树的坚强品质,象征了在那个动荡年代里,人们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品质的渴望。同时,他也以桧树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起伏、世事无常的感慨。
茅晓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