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
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
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
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
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
纵谈百代前,至竟非枯槁。
多为开口笑,明月生怀抱。
黄鹤有高楼,恍如事幽讨。
揽辔逢道州,听书下下考。
周南勿留滞,掇拾供史藁。
分手重酸辛,璠玙众所宝。
十日不得面,何为太草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文字渺若云烟,转眼即逝浩渺无垠。
未曾一见的书籍,可惜我已年华老去。
子云客居长安,过去的痕迹如扫落叶。
同为周树人,却恨生不逢时。
也听闻青城山那位老人颇有修养。
瞿塘峡险峻不可攀,令人梦魂颠倒。
太阳照进西昆派,初见定当美不胜收。
纵论千古,始终不过泛泛空谈。
时常欢笑畅谈,明月照亮胸怀。
黄鹤楼中高阁,仿佛深入探索幽境。
择道州路,听取诗书之暇。
《诗经·周南》不必滞留,整理以供史官。
临别依依不舍,君子德行皆为瑰宝。
十日不见,何以匆匆?
去完善
释义
《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是一首宋诗,作者是宋代文人林光朝。这首诗歌描绘了与友人李仁甫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湖北漕:指宋代湖北地区的转运使,负责管理和运输地方财政物资。
2. 李秘监仁甫:即李仁甫,曾任秘阁监修。
3. 眇烟云:形容文字和知识的渺茫。
4. 浩荡:形容事物繁多或广阔无边的样子。
5. 子云客长安:这里的“子云”是指西汉文人扬雄,他曾客居长安。这里是诗人以扬雄自喻,表示自己客居京城时也会关注国家大事。
6. 陈迹如一扫:指历史遗迹被岁月磨灭,就像被一扫而空。
7. 同叔向来人:这里的“同叔”是指唐代文人杜审言,他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有才学的人。这里是诗人用杜审言比喻自己,表达对自己生不逢时的遗憾。
8.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诗人提到青城山,表示他对道家文化的敬仰。
9. 瞿塘: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奉节县境内。这里诗人提到瞿塘,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10. 西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等人编纂的一部诗集,收录了许多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这里诗人提到西昆,表示他对诗歌的热爱。
11. 揽辔:握住马缰绳,这里用来形容整装待发。
12. 道州:这里指宋代道州知州张宗元,他是李仁甫的好友。
13. 周南:这里指诗人所居住的周南地区。
14. 璠玙:美玉,这里用来形容李仁甫的优秀品质。
15. 草草:形容事情做得匆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切情感和美好期许。
首联以“文字眇烟云”起句,强调书籍与知识的珍贵。虽然诗人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时感到自己年老体衰,但他仍然珍视那些尚未阅读的书卷。这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忱和对友情的珍惜。
颔联提及司马相如(子云)和陈后主(同叔)两位历史人物,表达对友人的敬佩之情。诗人认为自己的命运多舛,没有及早结识这位知音。这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颈联描述了四川青城山的隐逸之士,表示向往高人雅士的生活。然而,诗人无法攀登上瞿塘峡的高峰,只能在梦境中领略其壮丽景色。这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接下来两联描绘了诗人在西昆的所见所闻,并与友人畅谈古今之事。诗人认为尽管谈论的是百年前的往事,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并不会让人感觉到枯燥乏味。这表明诗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在与友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了愉悦。
紧接着的两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他希望友人在人生路上能够开怀大笑,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同时,诗人还想象了与友人一起探讨人生哲理的画面,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联是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诗人告别友人时,心情沉重。他祝愿友人前程似锦,成为众人敬仰的宝贵人才。同时,他也遗憾于十天内未能与友人见面,感叹时光的匆匆。这表明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离别的不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知识的珍视、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是南宋诗人林光朝(1136-1225)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180年左右,当时南宋政权稳固,但在金国压力下依然面临严重的军事和经济挑战。
在诗的创作时期,林光朝正处于其事业的上升期。他历任州郡官吏、谏议大夫等职,凭借才学和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民众的爱戴。这一时期,他还与许多文人墨客保持着广泛交往,其中包括即将离开的李秘监仁甫。
在这一特殊时期,南宋社会对外来侵略者的痛恨情绪日渐高涨。民族矛盾成为时代的主题,人民渴望有一位英明的统治者带领国家走出困境。而与此同时,朝野内部却存在着严重的地方割据势力,部分官员贪污腐败,败坏政治风气。这种种内外问题使得南宋国家陷入深重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光朝为了表达对李秘监仁甫离任的留恋之情,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诗句描绘了送别时所见的江南水乡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通过离别之情寓托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以及对民生福祉的关切。这首诗成为了林光朝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