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国镇晚秋斋中见寄

标题包含
和国镇晚秋斋中见寄
越国风光与众殊,贰车才调世应无。 晴楼对酌云平海,夜榻分题月满湖。 吟啸江山君好手,主张诗酒我非夫。 行当乞挂朱轮去,别作香山九老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伯玉(1003年-1082年),字公达,号浮休居士,晚年自号“西溪老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浙江金华人。 张伯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他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绍兴的风景与众不同,你的才华举世无双。 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在楼顶喝酒赏云观海;夜晚时分,我们在床边吟诗赏月。 你的江山诗篇堪称高手,而我在诗酒方面却不算擅长。 当我离开这里时,我会为你画一幅《香山九老图》作为纪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越国:这里指浙江地区,泛指古代越国地域范围。 2. 贰车:副使的别称,这里指的是作者张伯玉自己。 3. 才调:才华与格调。 4. 云平海:形容景色开阔壮丽。 5. 夜榻分题:夜间于床上探讨诗句。 6. 月满湖:月光洒满湖泊的景象。 7. 吟啸:边吟诗边呼啸,形容兴致高昂。 8. 君好手:对方是个才子。 9. 我非夫:我不是诗人。 10. 行当:将要。 11. 乞挂朱轮:请求离任挂印回乡。 12. 别作:另绘。 13. 香山九老:比喻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
去完善
赏析
《和国镇晚秋斋中见寄》这首诗歌描绘了越国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诗人与友人在此共度的美好时光。诗中的“贰车才调世应无”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誉,认为他的才华举世无双。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他们共同饮酒赏景的愉悦场景。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自己并非真正的诗酒之徒,暗示了在这方面的造诣还有待提高。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们期待在年老时仍然能够保持这份友情,一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愿望。整首诗歌以轻松愉快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国镇晚秋斋中见寄》是南宋诗人张伯玉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距离北宋灭亡已有数十载,但仍面临着金国的威胁。张伯玉作为南宋文人,深感家国之痛,故以诗词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一年里,张伯玉人生经历颇多波折。他曾投身军旅,但因时局动荡,未能实现抱负。后来,他退居故里,修身养性,广交文友,诗酒为伴。然而,每当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庭院,他的思绪总会飘向远方的故土,对国家的忧虑和思念之情难以释怀。 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外交困,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金国屡次南侵,中原地区战火纷飞,人民流离失所。张伯玉眼见国家危亡,痛心疾首,却无法力挽狂澜。因此,他在诗中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