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
尽逐鲸鲵埽八区,故人惟我更无余。
云台功将任图画,天上客星闲卷舒。
若把杀人来逐鹿,争似全身归钓鱼。
先生有意羲皇外,不为林泉傲帝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全力追逐鲸鱼清扫八方,老朋友中只有我毫无余地。
云台功劳将由图画记载,天上的客星自在卷舒。
如果以杀戮来追求权力,怎比得上全身而退去垂钓呢?
先生有超脱世俗的意愿,不会在林泉之中自傲于皇宫之外。
去完善
释义
1. 尽逐鲸鲵:以驱逐鲸鱼比喻平定战乱。
2. 埽八区:扫清八方的意思。
3. 云台功:指东汉名将邓禹等二十二人之功。这里用“云台功”代指建立了盖世功勋的人。
4. 天上客星:张华《博物志》中有“客星犯牛斗”的记载,用以形容历史上的名人。这里是说那些成名的古人。
5. 逐鹿: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意指争夺天下。
6. 争似:怎如。
7. 羲皇外:指远离繁华世界。
8. 帝居:皇帝的居所。
去完善
赏析
《钓台》是宋代诗人张伯玉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以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为基础,通过对姜太公垂钓渭水、佐周伐纣的事迹进行赞颂,表达了诗人自己恬淡处世、超然物外的理想与情操。
首联“尽逐鲸鲵扫八区,故人惟我更无余”,写姜太公钓鱼时的场景,他吸引了许多的鱼群,故人们都为他感到自豪和骄傲。这里以“尽逐鲸鲵”表现出姜太公钓鱼技艺的高超,同时也在赞美他的智慧和才能。
颔联“云台功将任图画,天上客星闲卷舒”,用姜太公辅佐周朝建立后所获的赫赫战功描绘出一幅令人敬仰的画面。虽然如此,但姜太公并没有因功名而贪恋权位,反而显得淡泊而从容。作者通过这一联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姜太公高尚的品质。
颈联“若把杀人来逐鹿,争似全身归钓鱼”,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姜太公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众人为了争夺名利而争斗不休的时候,姜太公却选择了独善其身,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尾联“先生有意羲皇外,不为林泉傲帝居”,借姜太公的形象表达了对那些贪图富贵荣华的人们的不满。姜太公以钓鱼为乐,并不在乎皇帝的尊荣,这也表现了诗人向往的那种超脱尘世纷扰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钓台》是宋代诗人张伯玉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78年,即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当时张伯玉以举人的身份担任无为军的军事判官。
在张伯玉生活的时代,北宋正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也存在着政治腐败、官僚体制僵化等问题。张伯玉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忧虑。
这首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代著名隐士严光的传说。严光,字子陵,是东汉初年的著名隐士,他与光武帝刘秀曾是同窗好友。据史书记载,刘秀当皇帝后,曾多次邀请严光出仕,但严光始终不为所动,宁愿过着隐居的生活。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杭州西湖边建立了“严子陵钓台”。
张伯玉在诗中通过对严子陵钓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隐士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体现了张伯玉卓越的文学才能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