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述
壮岁书亦壮,犹嫖姚十八从军,初拥千骑,凭陵沙漠,而目无勍敌;又如夏云奇峰,畏日烈景,纵横炎炎,不可向迩,其任势也如此。老来书亦老,如诸葛亮董戎,来睿接敌,举板舆自随,以白羽麾军,不见其风骨,而毫素相适,笔无全锋。噫,壮老不同,功用则异,唯所能者可与言之。 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传于此日,然世人罕知其道者。孤以幸会得受诲于先生。奇哉,是书也!非天赋其性,口受要诀,然后研功覃思,则不能穷其奥妙’安得不秘而宝之!所谓法者,擫压钩提抵拒导送是也。此字今有颜公真卿墨迹尚存于世,余恐将来学者无所闻焉,故聊记之。 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干钩。 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 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揭者,揭名指著指爪肉之际揭笔,今向上。 抵者,名指揭笔,中指抵住。 拒者,中指钩笔,名指拒定。 导者,小指引名指过右。 送者,小指送名指过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春年华时,勇如盛夏宏壮山峰,阳光照耀,热力无边,一切无法阻挡;老年之时,沉稳如诸葛布阵迎敌,跟随的是简朴的轿子和白羽扇,看似平淡无奇,却能掌控全局,彰显风度。唉,青年和老年各有特点,他们的人生功能也因此而异,只有找到自己所擅长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
书法有“拨镫”这一种技法,源自卫夫人和钟王,流传至今,但很少有人了解它的精髓。我有幸得到前辈的指点,深感这种技艺的神奇。若想掌握它的奥妙,必须要接受口传心授的秘诀,再通过勤奋努力探索和研究。因此,我对此绝技视为至宝,生怕后继无人,所以写下这些文字以供参考。
擫(拔):用手指把笔往上推。
压:用食指的侧面在纸上施压。
钩:用笔的中指勾着笔尖向下拉。
揭:用无名指的指甲部份从下往上拉。
抵:用无名指压住笔,不使脱离。
拒:用中指勾住笔,抵制住无名指的压力。
导:用小指引无名指向右边移动。
送:用小指推动无名指向左移动。
去完善
释义
1. 壮岁书亦壮:壮岁,指壮年时期;书,书法;壮,雄壮。这句意思是,壮年期的人学习书法,往往也能写得雄壮有力。
2. 犹嫖姚十八从军:犹,如同;嫖姚,古代官职名;十八,即十八般武艺。这句用比喻来形容书法技艺的高超。
3. 凭陵沙漠:凭陵,侵凌;沙漠,指广大地区。这句表达了书法艺术的宏大视野。
4. 夏云奇峰:夏云,夏天的云彩;奇峰,奇特的山峰。这句用比喻来形容书法的变幻莫测。
5. 来睿接敌:来睿,指的是晋代将领杜预,这里用来指代领军出战的人物;接敌,接触敌人。这句意思是,学习书法如同作战一般,需要应对各种困难。
6. 举板舆自随:举,携带;板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自随,跟随自己。这句形容书法创作时所需的工具。
7. 白羽麾军:白羽,白色的羽毛;麾军,指挥军队。这句用比喻来形容书法创作的指挥过程。
8. 卫夫人:东晋女书法家,王羲之的老师。
9. 钟王:指钟繇和王羲之,均为著名书法家。
10. 欧颜褚陆:欧阳修、颜真卿、褚遂良、陆游,均为著名书法家。
11. 七字法:一种书法技法。
12. 拨镫:书法术语,形容运笔的技巧。
13. 按压钩提抵拒导送:七种书法技法。
14. 颜公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15. 揭名指著指爪肉之际揭笔:介绍一种书法技巧,使用无名指在指甲和肉的交界处提起毛笔。
去完善
赏析
《书述》是南唐后主李煜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他以壮年和老年两个阶段分别形容书法的雄浑和沉稳,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书法家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审美追求。同时,他强调书法并非全然展现风骨,而是讲究个人风格的融合,以及对技巧的熟练掌握。此外,他还详细阐述了“拨镫”书法七字法的要领,为后世学习书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整体而言,这是一篇充满才情和对书法热情的诗化论文,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述》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词人李煜的一首抒情词。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960年,正值北宋建立初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李煜正处于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是南唐的最后一任君主,在位期间,南唐国力日渐衰微,面临着北方北宋的强大压力。尽管他努力励精图治,但终究无法扭转乾坤。公元975年,南唐被北宋所灭,李煜成为俘虏,后被封为“违命侯”。这首《书述》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在国家破亡、沦为囚徒时的感慨和无奈。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煜的词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早期的华丽、富丽堂皇转向了后期的深沉、婉约。他的词作更多地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悲剧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这首《书述》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