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标题包含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南唐后主。他精通书画,善诗词,在文学、艺术领域有较高造诣。在位期间,推行仁政,轻徭薄赋,使国家人民生活富裕,文化繁...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年的美女已经不在,只剩下一地的繁花独自低垂。春风抚过,只留下一丝淡淡的香味。从梦中醒来,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哀愁。那些美好的往事就像挂在柳树上的倒影,渐行渐远,最后变得模糊不清。我们曾经短暂地相聚在一起,如同一场梦境,如今只能回忆,不再去过多思考。
去完善
释义
1. 秦楼: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的楼,故称"秦楼",此处泛指贵家妇女的居处。 2. 吹箫女:以吹箫为业的女子,这里指秦国女子弄玉。 3. 上苑:上林苑,古代皇帝游猎的地方,这里借指美景。 4. 粉英:指花瓣。 5. 金蕊:金色的花蕊,这里指的是菊花。 6. 低昂:高低起伏的样子,这里是形容花朵盛开的状态。 7. 衿:衣襟,这里指香味从衣襟散发出来。 8. 琼窗:精美的窗户,这里用来比喻窗户之美。 9. 残日: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10. 得恨:遗憾。 11. 碧阑干:绿色的栏杆。 12. 垂杨:垂柳。 13. 相见:看见,见到。 14. 懒思量:懒得去思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秦楼不见吹箫女”开篇,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爱情的深深哀思。“空余上苑风光”则形象地描绘出曾经繁华的景致已不再,只留下一片苍凉的景象。接下来的两句“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通过对花朵的描绘,以及东风吹拂所带来的花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忧伤的氛围。 下阕开始于“琼窗梦醒留残日”,表现了词人从梦境中醒来,眼前只剩下夕阳余晖的情景。接下来的“当年得恨何长”更是直接表达了对过去那段感情的悔恨和遗憾。最后两句“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则以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短暂相聚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力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是五代南唐词人李煜的一首作品,此词的背景时间与人生际遇紧密相连。 首先,从创作时间上来看,这首词大概创作于975年左右,此时的南唐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北方的宋军已经对南唐形成了强大的压力。 其次,在这段时间里,李煜的个人命运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故。他是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大力提倡文学和艺术,使得南唐的文化繁荣一时。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宋军的进攻,南唐被灭,李煜被迫成为了宋朝的俘虏,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他的诗词风格也从早期的高傲华丽转变为后期深沉悲凉。 最后,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而南唐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历史的潮流,被北宋所灭。 综上所述,《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充满了悲剧色彩,既是词人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