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生一同憔悴,青壮年时光逝去不再。
手中遗留的香渍,如同眉间的痕迹一样美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浮生:指人生。古人认为人生无常,故称“浮生”。
2. 憔悴:形容人精神不振、面色枯黄的样子。
3. 壮岁:壮年时期。这里指青春年华。
4. 婵娟:指美人或美好事物。
5. 汗手:出汗的手。
6. 遗香渍:留下的香气痕迹。
7. 痕眉:眉间的皱纹。
8. 黛烟:指画眉时的黛色烟雾。黛是一种古代女性用于画眉的颜料。
去完善
赏析
《书灵筵手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表达失恋情感的诗词。全诗通过对“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的细节描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恋人别离的无奈和悲痛。这种“憔悴”和“失婵娟”的痛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忧虑。这首诗歌以其深情的笔触和哀婉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情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灵筵手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唐中宗保大五年(947年)至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之间,也就是李煜在位期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一方面要面对国家政治的纷繁复杂,另一方面又要在文学创作上追求自由与个性。
在李煜当政期间,南唐虽然表面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但实际上却面临著内忧外患的严重问题。北方的宋王朝对南唐虎视眈眈,而国内则出现了农民起义等社会动荡现象。此外,南唐内部也存在著权力斗争和宫廷阴谋等问题。这些复杂的内外压力使得李煜在面对国家和个人的问题时备感艰辛。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煜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他的诗词充满了真情实感,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这首《书灵筵手巾》正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