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刘知言

标题包含
寄刘知言
年来何止二宜休,合把身名付钓舟。 寒食又冲花下雨,晚塘渐狎棹前鸥。 推居谁复如公瑾,种竹犹怜似子猷。 来坐梅阴引春酒,微酸点点著枝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季仲(1078年-1143年),字懿成,号竹轩,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林季仲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近年里我有过多次的休假,全身心地投入到钓鱼船中。在寒冷的节日再次看到鲜花在雨中开放,傍晚池塘里的鸭子渐渐靠近了水鸟。周围的人谁能像周瑜那样呢?现在只有竹子才是我的最爱,就像怀念王徽之那样。我们一起坐在梅树下品尝春天的美酒,那点点酸味来自枝头上的果实。
去完善
释义
1. 年来:近年来。 2. 何止:表示让步,不止一次。 3. 二宜:即“二宜楼”,泛指美好之地或理想之境。 4. 合:应该。 5. 身名:名誉,名声。 6. 付:交给,寄托。 7. 钓舟:钓鱼船。这里借指隐逸生活。 8.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人们禁火冷食。 9. 又冲花下雨:意谓再次在雨中赏花。 10. 晚塘:傍晚的池塘。 11. 渐狎:渐渐亲近。 12. 棹前鸥:指在水边游弋的鸥鸟。 13. 推居:推荐居所。 14. 谁复:谁再,又有谁。 15. 如公瑾:像周瑜那样。 16. 种竹:栽种竹子。 17. 犹怜:仍然喜欢。 18. 似子猷:与子猷相似。 19. 来坐:请来坐下。 20. 梅阴:梅树的树荫。 21. 引春酒:斟酌春酒。 22. 微酸:轻微的酸味。 23. 著枝头:挂满枝头。
去完善
赏析
《寄刘知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生活中悠然自得的心态和自然景色。首联诗人提到“年来何止二宜休”,表达出岁月流转中,无论贫富与顺逆,都应以平和的态度面对人生。次联通过描述自然界的美景——寒食节时细雨中的花朵以及傍晚时分池塘边的鸥鸟,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紧接着的颈联,诗人以周公瑾和王子猷的故事为例,传达了放下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态度。尾联“来坐梅阴引春酒,微酸点点著枝头”则寓意春天即将来临,人们可以一起分享美好的时光。整首诗富含哲理,传递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刘知言》是南宋诗人林季仲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46年左右。 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外有蒙古大军压境,内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文化教育事业并未因战乱的侵袭而消沉,反而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逐渐繁荣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抗战派”文学风格。诗人林季仲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林季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平坦,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及第,使他深感怀才不遇的痛苦。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始终坚持用自己的笔墨去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在《寄刘知言》这首诗中,林季仲以自己与友人刘知言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二人书信往来的描述,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比自己与刘知言的人生态度,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