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
梅花吹入谁家笛,
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
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
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
轻风花满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的清香飘散在空气中,谁能吹奏出这样美妙的曲子?
行云如幕,夜半的天空显得格外宁静。
倚靠在枕头上却难以入睡,那远方的游子还未归来。
声音随着悠悠的笛音逐渐消失,天空中的云朵慢慢散开,露出明亮的月光。
月亮透过层层的帘幕洒落下来,微风吹过,花朵轻轻摇曳着,装饰着屋檐。
去完善
释义
梅:指乐曲中的《梅花落》,笛曲的一种。
行云:流动的云,这里比喻歌声的美妙。
关山:指边塞或远方的意思。
澄霜:指的是月光照在霜露上,显得明亮。
重帘:指两层门帘,这里代指居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和笛声开篇,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景象。作者通过描绘梅花的清香与笛声的悠扬,暗示了美好的时光易逝,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这一句也象征着离别的情感,为接下来的词情做了铺垫。
接下来两句“行云半夜凝空碧”和“欹枕不成瞑”,描述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倚枕不眠的场景。行云凝空,表达了夜空的静谧;欹枕不成瞑则表现了作者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
下阕中,“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幽怨之声随着笛声的消失而消散,澄明的月光映衬着洁白的霜露,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这种宁静反而让人更加感受到离别的伤痛。
最后两句“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则以月影、轻风和满檐的花朵作为象征,表现出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短暂,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美好时光不能永存,但生活中的美好依然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是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43年左右,即南唐保大年间。这一时期,冯延巳担任南唐宰相,但由于他与当时的皇帝李璟关系密切,因此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尽管如此,冯延巳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试图改革政治、发展经济,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在创作这首词时,冯延巳正面临着人生困境和政治斗争的困扰。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高洁,表达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南唐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冯延巳对国家和民族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