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谒工部瀼西草堂 其二

标题包含
谒工部瀼西草堂 其二
自分贫非病,还因瘦可怜。负薪同谷日,中酒耒阳年。世难生前感,诗名死后专。临风抚残碣,零落到重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己的贫困并非因为疾病,而是因为消瘦而令人同情。那时候背负着柴火如同在谷日一样辛勤,而在耒阳的日子却常常醉酒后度过。生前的苦难感受深刻,而死后的诗歌名声却被世人传颂。面对风中残碣,想到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零星的记忆需要重新被镌刻。
去完善
释义
1. "自分贫非病":自分,自我认为;贫非病,贫困不是疾病。这句话意思是诗人认为自己的贫穷并非疾病,而是一种生活状态。 2. "还因瘦可怜":还,依然;因,因为;瘦,身体消瘦;可怜,值得同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因消瘦而显得可怜。 3. "负薪同谷日":负薪,背柴火,这里指从事体力劳动;同谷,古地名,位于今天甘肃省东南部,杜甫曾在此地居住过一段时间。这句话借用杜甫的经历,表示诗人像杜甫一样在贫困生活中挣扎。 4. "中酒耒阳年":中酒,醉酒;耒阳,古地名,位于今天湖南省东部,杜甫的墓地所在地。这句话表达诗人对杜甫的怀念之情。 5. "世难生前感":世难,世间的苦难;生前,在世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杜甫在世时所经历的人间苦难的感慨。 6. "诗名死后专":诗名,诗歌的名声;死后,去世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认为杜甫的诗歌名声在他去世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7. "临风抚残碣":临风,面对风吹;抚,抚摸;残碣,残缺的石碑。这句话描述了诗人面对杜甫墓前的石碑时的情景。 8. "零落到重镌":零落,分散、失去;重镌,重新雕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杜甫诗歌失传的现状感到痛心,并希望其诗歌能够得到重新整理和传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景在参观杜甫的瀼西草堂时的感慨之作。诗的首联“自分贫非病,还因瘦可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贫困境遇并不抱怨,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自然的、可以忍受的生活状态。这种态度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与坚韧。而颔联“负薪同谷日,中酒耒阳年”则是对杜甫一生的概括,指出他曾在贫困潦倒之时为人负薪,又在酒后离世于耒阳。这联表达了诗人对杜甫深深的同情和敬仰之情。 颈联“世难生前感,诗名死后专”则是诗人对杜甫一生的评价。诗人认为,杜甫之所以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困苦,这些生活中的艰难挫折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同时,这两句也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深忧虑和反思。 尾联“临风抚残碣,零落到重镌”描绘了诗人面对杜甫的遗迹时的心情。诗人站在风中抚摸着残破的石碑,心中充满了感慨。他认为,杜甫的诗虽然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他的名字和他的诗篇却永远不会被遗忘,将会重新被人们所传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工部瀼西草堂 其二》是唐代诗人王景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杜甫的诗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他的诗歌风格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王景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人生中的关键时期。他在朝廷任职期间,目睹了朝政的腐败和社会的疾苦,这使得他对杜甫的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杜甫的诗歌时,他被杜甫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深深打动,因此写下了这首《谒工部瀼西草堂 其二》来表达自己对杜甫的敬仰之情。 在这首诗中,王景通过对杜甫瀼西草堂的描绘,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而杜甫作为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成为了反映这个时期社会现实的重要载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