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莲池
爱此东南池,澄湛通泉脉。
昔日碧莲根,香英今变白。
颜色本神仙,霞衣无定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钟情这处东南池塘,清澈如泉水般连通着生命之脉。曾经的碧绿莲花已孕育出果实,如今花朵凋谢化作了白雪。这些花朵宛如仙子般美丽非凡,那绚丽的霞衣却毫无固定的形态。
去完善
释义
1. 爱此东南池:"爱",珍爱;"此",这;"东南池",指诗人在东南地区所见的池塘。
2. 澄湛通泉脉:"澄湛",清澈透明;"通",连通;"泉脉",地下水脉。
3. 昔日碧莲根:"昔",从前;"日",时间;"碧莲根",莲花的老根。
4. 香英今变白:"香英",即花瓣;"白",白色。
5. 颜色本神仙:"颜色",面容;"本",原本;"神仙",仙人。
6. 霞衣无定格:"霞衣",比喻仙人的衣裳;"无定格",没有固定的模式。
去完善
赏析
《碧莲池》是唐代诗人陈肃的一首描绘池塘景色的小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池塘画卷。
首句“爱此东南池,澄湛通泉脉”,点明了诗人喜爱这个位于东南方向的池塘,并强调了池塘的水质清澈透明,这与诗人观察到的泉水流动相联系,表达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机的感悟。
第二句“昔日碧莲根,香英今变白”,回顾了过去池塘中的碧莲,如今已经叶落根残,留下的是泛黄的荷叶,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这不仅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也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颜色本神仙,霞衣无定格”,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碧莲以神话色彩,比喻其花朵犹如神仙的霓裳羽衣,色彩变幻莫测,使读者陶醉于这仙境般的景象之中。同时,这两句还传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碧莲池》是明代诗人陈肃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碧莲池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明朝初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江南水乡的风光尤为引人入胜。在这个时期,陈肃作为一位江南文人,生活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受到了家乡美景的熏陶,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陈肃的一生经历了明初社会的动荡和变迁。他曾在官场任职,但因不满朝政腐败,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游览了家乡的山水名胜,留下了许多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碧莲池》便是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诗中,陈肃通过对碧莲池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渴望远离喧嚣,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