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倾心知向日,布叶解承阴。
空侧黄金盏,谁人与对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精心了解过去,叶子在树荫下生长。
空空的金杯,谁能与我举杯共饮?
去完善
释义
【倾】倾斜,这里指朝向阳光生长。
【知】了解,明白。
【向日】朝着太阳,这里形容蜀葵朝向阳光生长的特性。
【布叶解承阴】蜀葵的叶子展开,以承接阴凉。【布叶】指蜀葵的叶子分散张开。【解承阴】能承受阴凉,这里是说蜀葵在阳光下茂盛生长,也能在阴凉处适应。
【空侧黄金盏】只有金色的花朵盛开。【空侧】这里指的是花枝上只有花朵,没有叶片或者果实。【黄金盏】金黄色的蜀葵花朵。
【谁人与对斟】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呢?【对斟】一起欣赏美好事物,这里是表达对蜀葵的喜爱和对观赏者的邀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蜀葵为主题,通过描绘其向日的特性、绿叶覆盖下的阴凉以及金盏般的花朵,表达了诗人对蜀葵的钟爱和欣赏。同时,诗人以“谁人与对斟”这一问句收尾,暗示了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与蜀葵共同享受这美好时光。整首诗歌画面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蜀葵》是南宋诗人姚孝锡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正值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金国压迫,内有政治局势动荡,但文化艺术的发展仍然繁荣昌盛。
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姚孝锡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人。他学识渊博,擅长书画,尤其是书法艺术造诣颇深,被誉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然而,尽管他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社会动荡,政治斗争激烈,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谪。
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姚孝锡将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融入到诗作之中。这首《蜀葵》便是他在这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以蜀葵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