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蚕妇吟

标题包含
蚕妇吟
采桑复采桑,无嗟为蚕饥。食君筐中叶,还君机上丝。还君丝,织君绮。贫女养蚕不得着,惜尔抽丝为人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继续采桑叶啊继续采桑叶,别为了饿死的蚕儿叹息。 吃光了你的篮子里的桑叶,归还你的织布机上的蚕丝。 归还你的蚕丝,为你织成华丽的丝绸。 贫困的女子靠养蚕无法穿上丝绸,只希望你能珍惜这些蚕丝,不要浪费它们为别人而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潘纬:唐朝诗人。 2. 复:反复,重复。 3. 无嗟:不叹息。 4. 君:您,这里指皇帝或统治者。 5. 筐:一种用于装桑叶的工具。 6. 机:古代纺织用的机器。 7. 绮:一种有花纹的丝织品。 8. 贫女:贫穷的女子。 9. 不得着:不能穿。 10. 尔:你们,这里指蚕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蚕妇生活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蚕妇辛勤劳动的场景,以及她们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采桑复采桑,无嗟为蚕饥”,蚕妇们为了喂饱蚕儿,不停地采集桑叶,但她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辛劳而抱怨。这是诗人对蚕妇勤劳品质的赞美。 “食君筐中叶,还君机上丝”,蚕妇将桑叶喂给蚕儿,最终得到的是蚕丝。这两句诗揭示了蚕妇生活的一种交换关系,即她们的劳动成果换来了丝。然而,这种交换并不公平,因为“贫女养蚕不得着,惜尔抽丝为人死”,蚕妇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最终得到的回报却微乎其微,她们甚至连自己织成的丝绸都无法穿着。 这首诗通过对蚕妇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诗人表达了对蚕妇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蚕妇吟》是宋朝诗人潘纬所作的一首描绘蚕妇生活艰辛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年至1279年间的宋朝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北宋和南宋两个朝代的更迭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丝绸产业尤为兴盛。然而,这并未改善广大农民、尤其是从事蚕桑养殖的蚕妇们的生计。 潘纬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关注民生疾苦,对蚕妇们辛勤劳作却得不到应有回报的境况感到痛心。他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此现象的不满和对蚕妇们的同情。在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蚕妇们的劳苦,并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