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期巢湖旧事

标题包含
春日期巢湖旧事
暖掠红香燕燕飞,五云仙珮晓相携。 花开鹦鹉韦郎曲,竹亚虬龙白帝溪。 富贵万场归紫酒,是非千载逐芳泥。 不知多少开元事,露泣春丛向日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谭用之,字子才,号文雅,江西南昌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江西四大才子”之一。 谭用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便以才华横溢而闻名乡里,后来进入太学深造,学识更加渊博。在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光和暖中,双双燕子飞翔在繁花之中;清晨时分,神仙们佩戴着五彩云彩的玉佩,携手共游。盛开的花朵如同鹦鹉的羽毛一般艳丽多彩,竹林里,弯曲的竹子犹如蟠龙般姿态矫健。荣华富贵最后都归于尘土,世间的是非恩怨经过千年也逐渐被遗忘。回想往昔的开元盛世,如今已变成了春日花丛中的一抹泪痕。
去完善
释义
1. 巢湖: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区,是中国的第五大淡水湖,以盛产鱼、虾、蟹等水产而闻名。 2. 红香:指花的香气或红色的花朵。这里可以理解为春天的花朵的香气。 3. 燕燕飞:指的是燕子飞翔的场景,"燕燕"在这里是拟人化的用法。 4. 五云仙佩:指云雾缭绕的仙境和神仙佩戴的饰品。这里是形容早晨的景象。 5. 韦郎曲:指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歌作品。他曾任滁州刺史,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这里可以理解为鸟语花香的美景。 6. 竹亚:指竹林。"亚"意为靠近,即竹子紧挨着生长。 7. 虬龙:传说中的一种有角的龙,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的姿态。 8. 白帝溪:古代神话中的地名,相传为黄帝之子少昊的都城,位于现今中国陕西省一带。这里是借指一个美丽的溪流。 9. 富贵万场归紫酒:这里的"紫酒"是一种古代的葡萄酒,象征着富贵荣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 10.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时间为713年至741年,是唐朝的一个盛世时期。这里用来象征繁荣昌盛的时代。 11. 露泣春丛向日低: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早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逐渐消失,比喻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谭用之以“春日期巢湖旧事”为题创作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整首诗笔触生动,情感深沉,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世事沧桑的感慨。首联“暖掠红香燕燕飞,五云仙珮晓相携”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双双飞舞、佩戴着五彩祥云的美丽画卷,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喜悦之情。颔联“花开鹦鹉韦郎曲,竹亚虬龙白帝溪”则通过对鹦鹉花和虬龙竹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颈联“富贵万场归紫酒,是非千载逐芳泥”则笔锋一转,由景物转入人生感慨,揭示了富贵荣华与是非成败终究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尾联“不知多少开元事,露泣春丛向日低”则是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传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期巢湖旧事》是唐代诗人谭用之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民生疾苦。作者通过对巢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创作这首诗时,谭用之正身处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代。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失利,未能进入官场,这使得他对现实的愤懑之情愈发强烈。同时,他也有过一段短暂的军旅生涯,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国力已经大大衰弱,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选择了隐居山林,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谭用之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曾经的巢湖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战争和现实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