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篷听雨
眉山有二苏,芳名辉今古。平生兄弟情,一夜彭城雨。薄俗谁可敦,对面秦越分。同心复同气,三槐美云孙。伯也秋台英,仲氏东山卧。千里弟思兄,灯火清宵坐。坐卧情不堪,买棹来江南。小窗欢会处,风雨夜深谈。相亲情独好,欲别怀偏恶。抗疏入君门,共假还乡乐。新凉及春秋,同上潞河舟。纵合风雨夕,何曾远道愁。初听淮水东,点点在孤篷。揽衣不成寐,樽酒沽来同。再听吴江上,淅沥枕边响。姜被夜正温,谢池草初长。涓涓江上起,何处无寒声。微因手足爱,胡能激深情。鸿雁多分张,此会安可常。而况暂归省,不日鹓鹭行。我家有难弟,别来几经岁。天涯梦寝多,长忆连枝会。烦君相勉旃,霄汉同飞骞。预扫两家榻,客窗期对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眉州有两位苏姓文人,他们的名声流传古今。他们是一对感情深厚的兄弟,一起度过了彭城的雨季。在这个世俗社会里,谁又能理解他们的情谊呢?尽管他们是亲兄弟,却仿佛是路人般冷漠。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同样的热血与真诚,就如同三槐堂的子孙们一样优秀。
哥哥(苏轼)在仕途上熠熠生辉,弟弟(苏辙)则选择了隐居生活。虽然相隔千里,弟弟仍然想念着哥哥,常常在夜晚点亮灯烛默默祈祷。这种思念之情难以忍受,于是弟弟乘船来到了江南。他们在小窗下欢聚一堂,深夜畅谈心事。这份亲近的感情格外美好,即将分别时又充满了离愁。
弟弟向皇帝上疏请求陪同哥哥一同回乡。在他们的行程中,春天和秋天都有了新的凉意,他们还一同上了潞河的船。即使遇到风雨的夜晚,他们也从不感到离愁。
当他们第一次听到淮河的东边,雨滴敲打着孤独的船篷。他们穿上衣服无法入睡,于是买了一些酒共享。第二次听到吴江的上游,雨水声在枕边淅淅沥沥。这时候被子还很温暖,池塘边的草才刚刚发芽。
江水声一直不断,哪里有听不到寒冷的声音呢?只是因为兄弟的手足之亲,他们的情感才会如此深厚。就像那些分散的大雁,这样的团聚怎么能常有呢?更何况他们只是暂时的回家探亲,过不了多久就要回到朝廷工作。
我有一个很难忘记的弟弟,我们已经有好几年没见面了。我在天涯海角经常梦见他,时常回忆起我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希望他能勉励自己,和我一起在天空飞翔。让我们提前打扫两家的床铺,期待在客窗下共度安眠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归篷听雨》是清代诗人陈炜创作的一首描绘兄弟亲情的小诗。下面是该诗的词句注释:
1. 眉山有二苏:指苏轼与苏辙两兄弟,均为宋代著名文学家。眉山为他们的故乡。
2. 芳名:美好的名声。
3. 彭城雨:据史书记载,苏轼和苏辙两兄弟曾有一夜共同听雨的经历,地点在彭城。
4. 薄俗谁可敦:意指世俗风气淡薄,难以敦厚。
5. 秦越分:喻指情感疏离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6. 三槐美云孙:相传苏家三代中出了很多优秀的文人,此处赞美苏家的繁荣昌盛。
7. 伯也秋台英:指苏轼文才横溢,曾任尚书右丞。
8. 仲氏东山卧:指苏辙赋闲在家。
9. 千里弟思兄:虽然相隔千里,但兄弟间的思念之情依然深切。
10. 抗疏入君门:指苏辙上疏请求让苏轼回乡。
11. 新凉及春秋:指秋天和春天的凉意,表示时令交替。
12. 纵合风雨夕:即使风雨交加的黑夜,也无法阻挡他们的欢聚。
13. 淮水东:淮河的水向东流去,寓意时间的流逝。
14. 揽衣不成寐: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
15. 樽酒沽来同:一起买来酒喝。
16. 再听吴江上:再次听到吴江上的雨滴声。
17. 淅沥枕边响:形容雨滴击打在枕头边的声音。
18. 姜被夜正温:形容温暖的夜晚。
19. 谢池草初长:谢池草比喻春天的到来。
20. 而况暂归省:更何况只是短暂的回家探亲。
21. 不日鹓鹭行:不久又将开始官场生活。
22. 我家有难弟:指家中有困难的弟弟。
23. 烦君相勉旃:希望您能相互勉励。
24. 霄汉同飞骞:一起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25. 预扫两家榻:提前打扫好两张床铺。
去完善
赏析
《归篷听雨》描绘了诗人与兄弟相聚的情景。诗人首先通过对古代著名文人苏轼的赞美,表达了兄弟之间情深义重的情感价值。接着描述了自己与兄弟在一夜的彭城雨中,共同度过欢乐时光的场景。诗人在表达对兄弟深厚感情的同时,也感慨世俗观念导致人们疏远。紧接着诗人又通过比喻表达兄弟间情谊如同三槐树的美云孙。诗人又分别描绘出伯父的风采和仲氏在东山的隐逸生活,以此表达两人各自生活的状态。随后用“灯火清宵坐”表达两人思念之情。诗人买棹来到江南,与小窗处的兄弟共度良宵,交流心声。诗人在享受这份亲情的同时,又要忍受别离的愁绪。后来诗人决心冒着风雨回到家乡,陪伴兄弟共享欢乐时光。最终诗人表达了对兄弟情感的珍视,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诗意浓厚,描绘出诗人与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归篷听雨》是南宋诗人陈炜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即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
在这个时期,陈炜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身处南宋这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压力交织的社会环境中。他见证了南宋的衰落,感受着山河破碎、家国沦丧的痛楚。然而,尽管生活不易,陈炜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寄寓人生哲理,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归篷听雨》这首诗中,陈炜通过对雨中归篷这一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陈炜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