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坡画像
东坡先生谪仙人,骑鲸海宇几十春。
麾呵日月斥八极,笑触丰缺天不嗔。
万里归来故无恙,诸公非复先朝臣。
空令后世拜公像,洛阳宫阙今成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东坡:指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2. 谪仙人:古人对被贬谪者的美称。这里指苏轼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而被贬至黄州等地。
3. 骑鲸:传说中神仙遨游四海的方式。此处借喻苏轼的游宦经历。
4. 海宇:指整个海洋世界,即天下。
5. 数十春:数十年。
6. 麾呵日月:形容苏轼作为文人雅士,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笔耕不辍。
7. 斥八极:表示苏轼的思想影响深远。
8. 丰缺天:指天地造化,不可强求。这里指苏轼笑对人生起落。
9. 无恙:安然无事。
10. 诸公:泛指苏轼同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
11. 先朝臣:指北宋时期的朝廷官员。
12. 洛阳宫阙:洛阳是北宋的都城,“洛阳宫阙”代指北宋皇家宫殿。
13. 今成尘:意指随着历史的推移,一切繁华都将化为尘土。
去完善
赏析
《题东坡画像》是陈必复在评价苏轼谪仙人生时所作的诗。诗中将苏轼描绘成一个主宰自己命运、具有超然境界的谪仙人形象。他在人间海宇中遨游了数十年,展现出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豪情。作为一位文人,苏轼能够驾驭时间和空间的力量,他的笑容触碰到万物,无论是富饶还是贫瘠,都不会引来上天的愤怒。他因罪被贬,但身处逆境却坚韧不拔,志存高远。
"万里归来故无恙,诸公非复先朝臣。"这两句诗意指苏轼经历各种波折之后仍然坚守信念,而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共事的人已不再是先前的模样,惟有苏轼始终保持着原有的品格和精神。这使得后人只能膜拜他的画像,遥想那个曾经的盛世——洛阳宫殿如今已成尘埃。诗人以这种强烈对比的方式来表达出苏轼及其精神遗产的超脱和永恒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东坡画像》是南宋诗人陈必复的一首题画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首诗通过对苏轼的画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必复正处于南宋时期的动荡岁月。这个时期,金兵南下,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社会政治经济都处于极度困境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以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陈必复也不例外,他通过题咏苏轼的画像,表达了自己对苏轼这位伟大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借此抒发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和忧虑。
陈必复本人亦颇有才华,但一生仕途并不顺利。他在南宋朝廷任职多年,却未能得到重用,这可能与他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有关。在题咏苏轼的画像时,陈必复或许联想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因此更加敬佩苏轼的才学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