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归自德清

标题包含
归自德清
午阴云弄日,水涨浪侵矶。 小港渔舟聚,深村酒户稀。 牛闲童自睡,蚕熟客方归。 隔岸人家近,缫声出翠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下午时分,云彩遮挡了阳光,江水上涨,浪花拍打着河边的石滩。小港湾里聚集着渔船,深邃的村庄里,酒家显得稀少。牛在休息,孩子们也进入梦乡,蚕茧成熟时,远客才会归来。对岸的人家近在咫尺,伴随着缫丝的声音,出现在葱郁的景色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德清:浙江省湖州市下辖县。 2. 午阴云弄日:指中午时分,天空中的云朵遮住阳光。 3. 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4. 小港:小河沟。 5. 渔舟:打鱼的船只。 6. 深村:远离城市的村庄。 7. 酒户:指酒馆。 8. 牛闲:指牛在闲暇时。 9. 童自睡:孩子们自己入睡。 10. 蚕熟:蚕茧成熟。 11. 客方归:客人这个时候才回来。 12. 隔岸:对岸。 13. 人家:住户。 14. 缫声:抽丝的声音。 15. 翠微:青翠的山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农村景象。诗人以高超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首联描绘了夏季午间阳光照耀下的小溪景象,水上涨起,波浪拍打着河边的礁石,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颔联则通过描述小港里的渔船聚集以及深村的酒家稀少,表现出农村生活的安宁和朴实。颈联中的牛在悠闲地休息,孩子们也在阳光下安然入睡,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而蚕茧成熟时,远方的客人也纷纷归来,更增添了这份乡土之情的浓厚色彩。尾联则以“隔岸人家近,缫声出翠微”作结,通过对对岸人家的描绘以及对缫丝声响的感知,再次展现了农村的宁静与生机。整首诗情景交融,诗人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风光图,使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归自德清》是南宋诗人陈必复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年),此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 在这期间,陈必复虽然身为官员,但对朝政不满,主张抗金救国。然而,他的理想未能实现,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在回到家乡德清后,他目睹了家乡的美丽山水和宁静的田园生活,心中感慨万分,于是创作了这首《归自德清》。 在诗歌中,陈必复通过对家乡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歌既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