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迟客小轩

标题包含
迟客小轩
约客久不至,春明坐小轩。 墙阴侵霁色,簷晕上波痕。 晴色麦花老,暖风鶑语繁。 午庭人寂寂,桃李亦无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等待友人多时不见踪影,我独自在春天的明媚阳光中坐在小亭里。 墙壁的阴影渐渐渗入雨后的天空,屋檐的水滴在波浪般的痕迹上闪烁。 晴天里麦田里的花儿逐渐成熟,暖风中的黄莺不停地欢唱。 午后的庭院显得宁静无比,桃花和李花似乎也不忍打破这份静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明:即指春天明媚的景象。 2. 小轩:此指诗人所居的小阁楼。 3. 墙阴:墙的阴影处。 4. 侵霁色:侵染着雨后天晴的颜色。 5. 簷晕:屋檐的轮廓。 6. 上波痕:反映在池塘水面的波纹。 7. 晴色:晴天时的景象。 8. 麦花老:麦子成熟的花朵。 9. 暖风:春风和煦。 10. 鶑语繁:莺鸟的叫声喧闹。 11. 午庭:中午的庭院。 12. 寂寂:寂静无声。 13. 无言:没有声音。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等待客人到来的情景和心情。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如麦花的成熟、暖风的吹拂以及黄莺的鸣叫声等,都显示出春天的生机盎然。然而,诗人并没有专注于对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人寂寂”的氛围上。这表明虽然春天是美好的,但诗人期待的客人迟迟未来,使他感到孤独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迟客小轩》是南宋诗人陈必复的一首描绘乡村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年间(约公元1127年-1279年),正值宋朝南渡后的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墨客们开始关注民生,形成了田园诗的繁荣景象。 陈必复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多表现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反映出他对于故乡山水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在他的生活时代,文人雅士常常聚集在小小的书斋或草堂,欣赏自然风景,饮酒赋诗,相互唱和。这首《迟客小轩》正是描述了这样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乡村田园生活中与朋友共度的快乐时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