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搆得

标题包含
搆得
搆得数檐椽,闲身与静便。 半帘花影碎,一树鸟声圆。 吟苦瘦于旧,春寒多似前。 闭门无客过,心事付琴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建造几间房梁,闲暇时与静谧相伴。 半遮门帘的花影稀疏斑驳,树上鸟声和谐悦耳。 苦吟诗句比从前更加消瘦,春寒却仿佛如昔日一样。 关上房门没有客人来访,心事就交给琴弦倾诉。
去完善
释义
1. 搆得:获取,得到。这里指获取到几间屋檐。 2. 檐椽:屋檐下的椽子。 3. 闲身:清闲的身体。 4. 静便:安静的环境。 5. 帘:窗帘。 6. 花影:花的影子。 7. 碎:零散。 8. 树:树木。 9. 鸟声:鸟的叫声。 10. 圆:完整,饱满。形容鸟声清脆响亮。 11. 吟:写诗或文章。 12. 苦:辛苦。 13. 瘦于旧:比过去更加消瘦。 14. 春:春天。 15. 寒:寒冷。 16. 多似前:像以前一样多。 17. 闭门:关上门。 18. 无客过:没有客人来拜访。 19. 心事:心中所想的事情。 20. 付:交付。 21. 琴边:弹琴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己的简陋居所中享受宁静的情景。诗人通过营造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表达了在忙碌生活中追求身心宁静的心态。 首联“搆得数檐椽,闲身与静便”,表现了诗人构建理想居所的愿望和从中获得的安静舒适的生活状态。诗人构建的小屋虽然简陋,却为他的闲暇时光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颔联“半帘花影碎,一树鸟声圆”,进一步展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优美与宁静。帘外繁花摇曳,花影婆娑;树上传来悠扬的鸟鸣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这两句诗以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给人以愉悦之感。 颈联“吟苦瘦于旧,春寒多似前”,诗人借写诗歌之苦及身体之瘦弱来表达自己对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关注。然而,尽管生活艰辛,诗人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着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尾联“闭门无客过,心事付琴边”,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纷扰,投身于音乐世界的心境。在这静谧的境地,诗人尽情地抒发着内心的情感,抚琴弄弦,倾诉心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搆得》是宋代诗人陈必复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宋朝中期,也就是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之间。 在这个时期,宋室南渡之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文人墨客们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在这种表面的繁华背后,也隐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风气盛行;另一方面,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农民起义时有发生。 陈必复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心态自然也会受到这些时代背景的影响。据史书记载,陈必复曾中过举人,但未能进入仕途,因此他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现实的不满都反映在了他的诗作中。 在这首《搆得》中,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人生百态,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批判。他以“构得”一词为题,寓意着人生的得失、成败都是暂时的,唯有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才能坦然面对生活的种种变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