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中冬至

标题包含
山中冬至
读易烧香自闭门,懒于世故苦纷纷。 晓来静处参生意,春到梅花有几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阅读《易经》点燃香烛封闭门庭,对外界的纷扰感到厌烦而置身事外。在清晨静谧的时刻体会生命的意义,春天的到来让梅花开得正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中:这里指作者隐居的山中。 2.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3. 读易:阅读《易经》,古代经典著作之一。 4. 烧香:点燃香烛,表示对神灵的虔诚。 5. 自闭门:关闭自己的家门,表示与外界隔绝。 6. 懒于世故:不愿意参与世俗的事务。 7. 苦纷纷:形容世间纷扰的痛苦。 8. 晓来:天亮的时候。 9. 静处:安静的地方。 10. 生意:生活情趣。 11. 春到:春天到来。 12. 梅花有几分:指梅花的盛开程度。
去完善
赏析
《山中冬至》一诗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陈必复通过描述自己在山中的冬至时节封闭在门内读书、烧香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读易烧香自闭门”这一句展示出诗人专注于阅读《易经》、烧香拜佛的清净生活状态。而“懒于世故苦纷纷”则抒发了他对世俗纷争的厌烦和无奈。 接下来,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寄托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命力的赞美。“晓来静处参生意”描绘了清晨时分,在寂静的环境中感受生命的涌动,从而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最后一句“春到梅花有几分”则表达了春天来临时,梅花盛开的美景所带来的欣喜之情。全诗以梅花喻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透露出诗人在忙碌世界中的心灵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冬至》是南宋诗人陈必复创作的一首描绘冬至时节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8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南宋与金国南北对峙的历史背景下。 在这一年,陈必复远离尘世纷扰,来到群山环绕的山中隐居,度过了一个静谧的冬至节气。他在诗中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和内心感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因此,诗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寄托。 陈必复的生活际遇颇具传奇色彩。他早年入仕,但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后辞官回乡。在这个时期,陈必复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学问,并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他更加珍视与自然的亲近。在《山中冬至》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冬至山景,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